近日,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系統性保護,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在彩雲之南,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産生活實踐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這是雲嶺兒女智慧的結晶,是融入血脈的文化印記,更是中華文化的燦爛瑰寶。
即日起,春城晚報—開屏新聞特别推出“當非遺邂逅雲南”系列報道,和大家一起聊聊雲南與非遺的故事,向世界展示雲南精彩。
白族紮染技藝
【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22年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正式開講前,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演示了非遺紮染,花色酷似降落傘,輔助實驗的毛巾上還有火箭圖案。
圖片截圖自@央視新聞
在太空做紮染的視頻一出
網友紛紛call到雲南大理
能夠火出地球圈,紅到外太空,雲南大理的白族紮染技藝靠的是深厚的底蘊與非凡的實力。
紮染,古稱“絞缬”,是我國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技藝。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的大倉、廟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這一傳統技藝,其中以周城白族的紮染業最為著名,被文化旅遊部命名為“民族紮染之鄉”。
據史書記載,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就有染織之法。唐貞元十六年,南诏舞隊到長安獻藝,所着舞衣“裙襦鳥獸草木,文以八彩雜革”即為紮染而成。明清時期,洱海白族地區的染織技藝已到達很高水平,出現了染布行會,明朝洱海衛紅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時的暢銷産品。近代以來,大理染織業繼續發展,周城成為遠近聞名的手工織染村。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資料圖
紮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紡白布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藍靛(雲南民間俗稱闆蘭根)。紮染的主要步驟有畫刷圖案、絞紮、浸泡、染布、蒸煮、曬幹、拆線、碾布等,技術關鍵是絞紮手法和染色技藝,染缸、染棒、曬架、石碾等是紮染的主要工具。白族紮染品種多樣,圖案多為自然形的小紋樣,分布均勻,題材寓意吉祥,具有重要的美學價值和實用功能,深受國内外消費者的好評。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資料圖
大理白族紮染顯示出濃郁的民間藝術風格,一千多種紋樣是千百年來白族曆史文化的縮影,折射出白族的民情風俗與審美情趣,與各種工藝手段一起構成富有魅力的大理白族織染文化。2006年,白族紮染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資料圖
近些年來,白族紮染技藝得到了有效保護傳承——
各級政府先後公布了一批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其中張仕紳(已故)、段銀開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2015年,大理市周城村的“大理市璞真白族紮染博物館”建成開館,成為我國第一個白族紮染專題博物館,并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生産性保護實驗基地。
圖源:大理非遺
2017年11月,以大理市真白族紮染有限公司為駐站企業,建成大理傳統工藝工作站大理基地。
2017年12月,大理大學舉辦了“文化部 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大理大學第二期刺繡紮染培訓班”。
……
通過系列的保護傳承活動,白族紮染技藝存續環境不斷改善,傳承人群隊伍不斷擴大,煥發出新的生機逐漸入現代生活,活态傳承,持續發展。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 整理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貓恩泊
主編 嚴雲
終審 陳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