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一個特别适合我的新職業:穿越到宋朝當廚師。
《花間提壺方大廚》劇照
廚師哪裡都能當,為什麼非得穿越回宋朝?
因為目前咱們這個時代,烹饪行業還是男性占主導地位。
上電視的、拍綜藝的、評五星主廚的......基本都是男廚在抛頭露面。
今年廣州米其林頒獎,好不容易看到一位女性,得的居然是服務獎。
但要是穿越去宋朝,女廚師可就搶手多了!
在唐宋時代,流行的是女廚師。
不但皇宮中有“尚食娘子”,大富大貴之家亦以聘請女廚師燒菜為時尚,市井中經營私房菜的飯店,也有頗多手藝高超的廚娘。
——宋史研究者 吳鈎
在宋朝,如果一個女子做得一手好飯菜,那她就是遠近聞名的“大好女子”。
想結婚,可以嫁個好人家;想搞事業,可以進酒樓做女廚,也可以進最富貴的家做廚娘,甚至進宮給皇上做飯吃,待遇十分優厚。
也因此,“廚娘”成為嶺南一帶風頭無兩的行業,嶺南人家也偏愛生女兒,從小就培養女子做飯的本領。
《知否》劇照
要說廚娘界最出名的一位,就不得不提到宋朝的宋五嫂。
“宋五嫂者,汴酒家婦,善作魚羹,至是僑寓蘇堤,光堯(宋高宗 尊号)召見之,詢舊,凄然,令進魚羹。人競市之,遂成富媪”。
——明 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馀·偏安佚豫》
憑借一碗魚羹,搖身變富婆,這宋五嫂拿的是什麼爽文女主的劇本啊!
而且宋嫂的魚羹也沒有昙花一現,800年後,如今上海杭州的老牌酒樓,宋嫂魚羹都是必嘗的名菜。
既賺了錢,還掙了一份流芳百世的名,難怪都說宋五嫂是廚娘界的“巨星”。
哎,沒生到在宋五嫂的好時代,但學一招她的宋嫂魚羹,飽飽口福也是好的!(說不定還會帶來新财運呢~)
宋嫂魚羹
也别一聽曆史名菜就犯怵,這宋嫂魚羹做起來并不複雜:
将鳜魚或鲈魚蒸熟後取肉撥碎,再加上火腿絲、香菇、竹筍末、雞湯等佐料烹制成羹菜即可。
因為吃起來鮮嫩滑潤,還有一絲醋味的點撥,也被稱為“賽蟹羹”。
我今天的做法,參照了一下峰會菜的新式改良,做起來比傳統版更簡單!
用鮮魚絲代替傳統魚蓉,可以保證出品的鮮味和口感,而且賣相也更好看。
酒店會用整雞煲的雞高湯,我直接“變廢為寶”,用片魚剩的魚骨,再加一點雞腳、火腿一同熬制。
省料不說,還能使魚羹的鮮味更有層次。
最後,食材提前焯熟,就能大大縮短烹饪時間,同時保持筍脆、魚嫩、火腿香的口感。
一道快手又名氣足的湯羹,不學簡直虧大啦!
- 宋嫂魚羹 -
[ 食材 ]
鲈魚/鳜魚1條 雞腳8隻 火腿50g
馬蹄筍30g 香菇2個 雞蛋1個
蛋清半個 姜片15g 蔥适量
白胡椒粉1/4-1/2小勺 生抽1小勺
香醋1小勺 玉米澱粉1/2小勺 澱粉水1.5大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鲈魚/鳜魚洗淨,切下魚頭,沿着脊骨将魚肉片下,再切去魚腩骨
魚頭砍半,魚骨斬塊
2.從魚尾端起刀,分離魚皮和魚肉;魚肉改刀切片再切絲
3.魚肉絲加入1/2小勺玉米澱粉、半個蛋清拌勻
4.筍、香菇、15g火腿切片再切絲
5.起鍋加少許油燒至6成熱,下入姜片煸香,再下入魚骨、魚頭、雞腳煎至表面金黃
下入1L開水沒過食材,再加入35g火腿,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轉小火,加蓋炖煮20-30分鐘
6.起一鍋沸水,下入筍絲、香菇絲,汆燙20秒撈出,再下入魚肉快速汆燙至魚肉變白,撈出備用
7.另起一鍋,加入過濾的魚高湯,先下入筍絲、香菇絲、火腿絲滑散,再下入魚肉,加入1小勺生抽提鮮、1/4小勺白胡椒粉、1小勺香醋提味
火腿已為魚高湯提供鹹味,若覺得不夠鹹,還可根據個人口味加鹽
加入1.5大勺澱粉水勾芡,再加入1個打散的雞蛋,煮沸後便可盛出
蛋液下鍋後不要攪動,這樣煮好的蛋花不會太散
熱騰騰的一碗魚羹,和秋天簡直不要太配!
勺子一舀,魚肉嫩、菇子鮮、筍絲脆、火腿香,呼噜噜往嘴裡送,給你從頭到腳都吃得舒舒服服的~
也别怕自己做得不太精緻,在家不比酒樓,不用遵循什麼品鑒标準。
甚至想自己來點創新,也并無不可。隻要自家人吃得舒坦,亦或是嘗試了一次挑戰,這菜就發揮了價值。
在宋嫂魚羹的時期,還有不少傳奇女廚的故事,被收錄到宋代的各類雜記裡。
其中有個廣為流傳的,講的是太守家的廚娘。
一位告老還鄉的太守,想念京都廚娘的手藝,便花大價錢請了一位廚娘過來。
這位妙齡廚娘“有容藝,能書算”,進門需轎子接,做菜極為講究,而且菜後還需賞錢。
有次太守招待朋友們吃飯,廚娘做了五份“羊頭簽”,用掉十個羊頭;配菜的五碟“蔥齑”,需青蔥五十斤。
取食材最好的部位,再配以好廚藝,那餐飯吃得賓主盡歡。
但太守也因此覺得養廚娘太費錢,最後隻能找理由再賠上些錢送廚娘回家了。
所以啊,好好珍惜身邊會做飯的女人!務必多誇獎并且主動承擔洗碗清潔等善後工作。
不然的話,說不定人家哪天就穿越去宋朝做廚娘了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