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對書本的閱讀和收藏都是按照一些學校的一些老師的指導,下面列出來的世界名著以及中國名著的清單,清單基本上是人手一本,大家都看過的書。當一個人在他的義務教育時期。就是問你那個時代,你看書啊,不管是教科書之自然,政治,曆史,往往他都是屬于任務性的去閱讀,是一個學生的全職工作,等到成為一個長大成人的人。這種機會會越來越少了。凡是有一個老師告訴你該看什麼書,做什麼訓練,你都應該好好認真完成呢。
世界十大名著之(一)
第一名著
《戰争與和平》
内容介紹
描寫了18世,俄、法兩國再度交戰,俄國四大貴族的生活。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在戰役中身受重傷,而俄軍節節敗退,眼見莫斯科将陷于敵人之手了。羅斯托夫将原本用來搬運家産的馬車,改去運送傷兵,娜達莎方能于傷兵中發現将要死去的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她向他謝罪并熱誠看護他,安德烈·保爾康斯基仍然逃不過死亡之神而去世了。彼爾化裝,想伺機刺殺拿破侖,但卻被法軍逮捕而成為俘虜。幾番奮戰後,俄國終于赢得勝利,彼爾于莫斯科巧遇娜達莎,便結為夫婦,而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妹妹瑪莉亞也與娜達莎之兄尼克拉結婚。
作者簡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是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争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複活》。還有《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等其他作品。他也創作了大量童話。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他還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甯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1]
第二名著
《巴黎聖母院[2]》
内容介紹
醜聾人卡西莫多被巴黎聖母院的神父克羅德收養,做撞鐘人,外表正經的克羅德神父自從遇見美麗的吉普賽少女拉·愛斯梅拉達後,被其美色所誘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強行擄走愛斯梅拉達,途中被福比斯騎兵上尉隊長所救,愛斯梅拉達因而愛上了福比斯。但福比斯生性風流,被懷恨在心的克羅德刺殺,卻沒有死,并嫁禍于愛斯梅拉達,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時,卡西莫多将愛斯梅拉達救走并藏身于聖母院中,乞丐群衆為救愛斯美拉達而沖入教堂,誤與卡西莫多大戰,愛斯梅拉達被由克羅德帶領的軍隊絞殺在廣場上,卡西莫多憤然将克羅德從教堂頂樓推下去,之後撫着愛斯梅拉達的屍體殉情。
創造背景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普賽女郎愛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舍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僞,宣告禁欲主義的破産,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學運動的領袖,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幾乎跨越整個19世紀,他的文學生涯達60年之久,創作力經久不衰。他的浪漫小說精彩動人,雄渾有力,對讀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雨果1802年生于法國南部的欠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親是共和國軍隊的軍官,曾被拿破侖的哥哥西班牙王約瑟夫·波拿巴授予将軍銜,是這位國王的親信重臣。 1885年,雨果逝世。
第三名著
《童年[3]》
内容介紹
講了小主人公高爾基(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後,随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的歲月。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童話的熏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為争奪家産而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瑣事中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高爾基(阿廖沙)就是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景象的狹小天地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作者簡介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是蘇聯無産階級文學的創始人,也是世界社會主義文學的卓越代表。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于1868年3月28日出生在伏爾加河畔的尼日尼·諾夫戈羅德(即今高爾基城),父親是細木工。他4歲喪父,随母親寄居外祖父家,10歲時外祖父因遭火災而破産,他便被抛到“人間”,開始了自謀生路的流浪生涯。16歲到喀山,原想上大學,結果喀山的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在那裡,他接觸了進步青年的革命團體,并閱讀了《共産黨宣言》、《資本論》等著作。1899年,高爾基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福馬・高爾傑耶夫》。 1901年,高爾基因參加彼得堡的示威遊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詩《海燕之歌》就是他參加這次示威遊行後寫的,他以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紀無産階級的革命風暴。同年,他寫了第一個劇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個革命無産者(革命工人尼爾)的形象。1902年,寫了劇本《在底層》,它是作者20年觀察流浪漢生活的總結,是高爾基戲劇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勢高漲的歲月裡,高爾基作為戰士參加了革命運動,他的住宅成為1905年莫斯科武裝起義的據點之一 。
他将自己的一生寫入了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1892年發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從此登上文壇。1901年發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爾基創作的新發展。主要作品還有《母親》、《小市民》、《最後的一代》。《母親》是他最優秀的作品。
1934年高爾基主持召開蘇聯作家第一次代表大會,并當選為主席。1936年6月18日病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