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被稱為“聖人”,他的教育智慧至今都值得我們後人的學習、研究與繼承。而單單就《論語》而言,孔子就至少有十大教育智慧值得我們的學習,包括德育為先、志于學習、培養興趣、智者為上、重視方法、啟發教育、因材施教等,可以是說這些教育智慧不但成就了孔子的聖明,同時也為現在的我們留下豐厚的文化遺産,這些智慧放在今天都是最為科學和先進的教育思想。
孔子
德育為先
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現在普遍都存在着一個困惑:“怎樣才能使孩子自覺的學習?”,而目前對于這個困惑,大家的普遍做法就是嚴加管教,采取強迫的方式讓孩子學習,但是這個方法最終的結果,往往就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
其實這個問題,二千餘年前的孔子就給出了自己最為合理的解決方法。“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孔子教育學生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順從兄長,行為要謹慎、守信,博愛大衆,而親近仁者,之後還有餘力,則可演習六藝之文。顯然孔子認為要想讓主動的學習,必須要“德育為先”,隻有孩子懂事、明事理,學習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一個自覺的行為,在他們懂得“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的時候,學習就不再會成為他們的負擔,反而是會成為一種興趣。
但是現在我們的學習雖然一直在強調“德育為首”的思想,但是教師和家長們,卻從未真正重視這方面,他們始終是以“分數”來教導孩子們要學習,以“分數”來讓孩子們“喜歡”上學習,他們隻重視文化課學習,可德育教育卻一直被邊緣化,但實際上從古至今的教育往往都是“先德育後智育”,先教好學生做人,才會教導學生學習文化知識。
志于學習
現在的學生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有目标、有理想的學習,另一種則是完成任務式的學習,這兩種所造成的學習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一種學生往往能成就大才,後一種學生雖也能成才,但卻并非是大才。而目前我們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在完成任務式的學習,他們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是為成績在學習,而不是理想,這可以說是學校教育的一大問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學而》),意思就是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有所成就,四十歲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會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不可為而欣然接受天命,六十歲就能聽得去各種不同的意見而不會惱怒,七十歲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做出任何的事情,但不會逾越禮制。孔子認為要想“三十而立”,就必須要“十有五而志于學”,就說要在立于社會、學有所成,就必須要“志于學”,就是要有志向、有目标、有理想的去學習。
孔子認為立志是立身的前提和保障,理想是人生奮進的動力。隻有明确學習的價值、人生的目标和意義,才能立志于學習。而隻有立志于學習,才能立足于社會,才能有所成就。
培養興趣
其實要想讓孩子們好好學習,最快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自己有這個興趣去學習,隻有他有這個興趣去學了,他在學習上才能有所成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意思就是“對于學習,了解怎麼學習的人,不如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孔子清晰的認識到教育要從培養孩子們的學習樂趣着手,學習一定要先有興趣,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有學習的動力,這樣有了興趣,他們才會有收獲的快樂,有了快樂,那學習就不再是個問題。想想看,當孩子們把學習看成是興趣,把學習看成是快樂的源泉,學習能不好嗎?
智者為上
現在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基本上是模闆化的教學,對于聰明的,對于愚笨,對于好動,對于安靜的學生統統是一視同仁的教學,而不會去因材施教。其實總的說就是現在的教師在教授學生的時候的隻知一味的傳授知識,而不知去穩固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也就是不等待孩子們的智力被開發出來,就将他們這個年齡不太懂的知識全部一股腦的教給他們。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孔子認為具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的知識和學問;不具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的知識和學問。也就是說孔子覺得一個知識的傳授與否,要根據他本身的智力來決定,如果他的智力可,那就讓他接受高深的知識,反之如果不可,則沒必要提前灌輸他們高深的知識,而是應該打好基礎,然後等他們的智力被開發出來後,再去傳授。
重視方法
現在的學校普遍存在着這麼一種情況,那就是有些學生不是不學習,相反他的學習特别刻苦認真,但是他的成績卻并不好,而有些學生看起來學習散漫無比,但成績卻好的出奇。這個問題到底是怎麼出來的呢?其實很簡單,那些學習特别刻苦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掌握到正确的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孔子認為在學習中如果是隻學卻不思考的,或許隻想卻不學習的這些都不會有什麼收獲。也就說學習一定要學思結合,學而不思、思而不學,都得不到真學問,隻有學思結合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就是孔子認為能從舊學問中得到新知識,就可以做老師了。孔子認為要想學到知識,就必須要學會自學,正所謂“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隻有學會了自學,學習才能有所精進。
總的說孔子認為學習不但需要智力、興趣,還需要方法。方法得當,學習既輕松,又能取得較大效果,事半功倍。方法不當,學習肯定不輕松,成效肯定不大,事倍功半。所以教師在教導學生的學習時,一定要教授學生學習方法,隻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啟發教育
現在的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的時候,主要是以填鴨式的教學為主,就是不管學生理解不理解,隻負責教授知識,就直接說出問題的答案,卻不管答疑解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
孔子認為教師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隻是引領者和答疑者,自主學習才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教師負責抛出問題,然後讓學生去自主思考,然後等他們真的不懂的時候,且已經考慮到任何的方法後,教師再出來為他們答疑解惑。
因材施教
現在的學校教育實行的都是“年級制”,就是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分級教學,然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以課堂的形式負責統一的教學,這樣的教授方式雖然解決了“量”的問題,但卻忽視了“質”的問題,此時不論學生智力如何,理解能力如何,他們學到的知識都是一樣的,而這顯然就會導緻一些愚笨的學生跟不上進度,最終對學習徹底失去興趣。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篇》),孔子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十分注重于“因材施教”。
孔子認為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來進行選擇性的教學,教師應該要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優缺點來為每個學生選擇出最合适他自己的學習方法,隻有這樣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而後才能讓學生能有更大的機會成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