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20章

道德經20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17:25:39

道德經20章?原文二十一:孔德之容,惟道是從,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道德經20章?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道德經20章(淺解道德經20)1

道德經20章

原文二十一: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為物,惟恍為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幽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閲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解讀】:攲器的耳孔穿上繩索就倒豎垂直起來,靠打結的繩索牽扯而汲水。

這裡所說的‘道’是特指系挂攲器兩耳孔的軟繩,柔軟而左右擺動。左擺右動,投入水中的攲器就能裝水。右動左擺,中空的攲器入水有如鮮活的潛魚一樣吐出氣泡。咕咚咕咚地聲響,仿佛是它發出的情感聲息,這聲息而且逼真可聞,象在說話一樣。

從古到今,攲器的神奇一直廣為流傳着,在此為大家特做出說明。若要問我為什麼知道得這麼詳細而清楚明了呢?請仔細閱讀上面這段話。

[孔]這裡特指攲器的兩個系繩的耳環。

[德]古象型字,穿系兩耳垂直攲器的象形拟喻。

[容]這裡是特指攲器這種容器。

[惟道是從]靠繩索維系;‘道’:這裡是指打升結的長繩;‘從’:簡體‘從’字,維系、牽引。

[恍]搖擺

[惚]搖蕩。

[幽兮冥兮]形容在水中沉落。

[情]比喻有生命。

[信]說話聲。

[以閲眾甫]:把所知的表達出來。‘閲’:簡體字‘閱’,所見所知;‘眾’:簡體字‘衆’,大家。‘甫’:長輩。

[然]這樣。

原文二十二: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章;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也哉!誠全而歸之,常言自然。

【解讀】:彎折扭曲到一定程度,那麼就形成有規律的循環返複;漏洞百出撲朔迷離就應當整治頭緒做到有理有據;缺乏經驗、水平低下就應當累積經驗加強學習(地勢低窪那麼水就會在那蓄積);丢棄破舊的陳規陋習就勢必産生新的風俗;越是稀缺炙手可熱的東西及職稱人們越是想獲得。因此統治管理者就制定統一的法律法規做為人們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則底線。

為人處政做到不固執己見、偏聽偏信就能明辨是非;為人處政做到不驕不傲、自以為是是遵守職業道德的體現;為人處政做到言行一緻、表裡一體就會政聲斐然;為人處政做到不倚官仗勢、欺上瞞下就會官運亨通。隻有不刻意追求、順其自然,人們就不會對處政統治者趨炎附勢。

古人所說的“曲則全”,難道是瞎說的嗎?隻有形成有規律的循環返複然後才是衆望所歸,言論自由就是這個道理。

[曲則全]卷曲成圓的意思。

[枉則正]把扭曲、彎曲的木條壓直。‘枉’:曲木。

[窪則盈]低凹的坑易積滿水。‘窪’:水平低的土坑。

[敝則新]除舊迎新的意思。‘敝’:破衣服。

[少則得]物以稀為貴的意思。‘得’:彼此争取。

[常言自然]人們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原文二十三:飄風不冬朝,驟雨不冬日。孰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況于人乎?

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于徳者,同于德;于天者,同于天。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天者,天亦樂得之。

【解讀】:忽然間刮起的陸旋風不可能持續很久;忽然間下起暴雨沒有下一整天的。天地氣象尚且這樣反複無常,人又怎麼可能準确無誤地預知呢?

因此說專業從事探索規律的人,隻能總結摸索以往和現有的豐富經驗;專業從事社會人文的學者,隻能從社會人文觀察中獲得論據;專業從事氣象預測的專家,隻能從天氣氣象數據中獲取氣象信息。隻有這樣,專業從事探索規律的人,總結摸索的經驗規律也就順理成章。專業從事社會人文的學者,從社會人文觀察中獲得論據也就詳實可靠。專業從事氣象預測的專家,從天氣氣象數據中獲取氣象信息所做的預測較為準确。

[飄風不冬朝,驟雨不冬日]古《樂》一書中的經驗測語。《樂》一書早已散佚,主要是記載古代谶語歌謠及氣象經驗語。‘飄’通假飙,飄風指陸地龍卷風。‘冬’:通假終。‘朝’:白天、清晨。‘驟雨’:暴雨。

[道]這裡是特指規律性。

[樂得之]從《樂》書中找到依據。

原文第二十四: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被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知其主,可名于大矣。

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以其不為大,故能成大。

【解讀】:形體大的攲器汲水後溢出多餘的水,隻裝半瓶保持重心穩定,就可以把系繩穩重地提上來。

人們的日常生活取水都要依賴于攲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盛水的攲器傾倒很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要依賴于攲器才可以很方便地汲取,但它又不占據人們日常生活消費用品的主導地位,知道和接觸過它(攲器)的人很少呀。人們日常生活的飲食蓄用水是靠攲器汲取卻不知道如何稱呼它,這樣說來,攲器的作用非同小可。

由此表明聰明的人創造發明了大攲器,是因為它的(攲器)作用不廣(隻不過是汲水的工具),所以才突顯出攲器的神奇功能。

[大道]這裡特指形體碩大的攲器。‘道’字的偏旁‘首’是古器形物的象形表述。

[氾]音泛,水過滿而外溢。

[恃之]依賴它。

[不辭]不言而喻的意思。‘辭’:簡體‘辭’字。

[功成而不有]不居功自恃的意思。

[衣]通假依,依靠、依賴。

[被]潤澤、得其好處。

[可名于小]知道它名稱的很少。

[可名于大]知道它作用的很多。

[聖人]這裡特指發明攲器的人。

原文第二十五: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處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讀】:有一樣東西包羅萬象、融合萬物為一體,在天地萬物産生之前就已經存在。寬廣而深遠,單獨處在一方而又不改變所處的立場,永無休止地周而複始,可以說它是滋生養育天地萬物的搖籃。我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它,因此特意給它起個字叫“道”,特意給它起個名叫“大”。“大”的意思就是說此物有去無回;“逝”的意思就是說此物有去無回又遙相呼應,“遠”的的意思就是說此物遙相呼應又周期循環。

因此命名“道大”,“天”、“地”、“人”也都可以籠統地稱做“大”。假設空間是城池的話,那麼“道”、“天”、“地”、“人”就是其中的四“大”,“人”是四“大”的其中之一。“人”遵循着繁延生息在陸地的生存規律;(換句話也可以這麼說:人的生存條件受土地環境的制約)土地的肥沃貧瘠受到天氣氣象的影響;四季天氣氣象遵循着周期性輪回的規律;而恰恰這種四時周期性輪回的規律是最自動化且客觀的事實。

[昆成]包羅萬象的意思。

[寂]廣袤。

[寥]深遠。

[周行]周期性徘徊。

[不殆]永無休止的意思。

[道]這裡的道是特指地球四季輪回的時節規律,引伸為天文學上的黃道。

[逝]通假時,時光、光陰的意思。

[遠]簡體遠字,長久、久遠的意思。

[返]周而複始的意思。

[城中有四大]此句是把城池比做地球,而用城池的四牆比拟四季。(注:此句是古人天圓地方的思想起源)。

[法]遵循的自然規律和規則。

【釋疑】:為什麼老子《道德經》每一章節說的“道”所指盡不相同呢?有的莫名其妙、有的模棱兩可。這和老子所處的時代有莫大幹系:古代的字詞及對形成共同認識進而命名的事物都不豐富,也就是說那時的詞彙不象現在這樣豐富,加上信息交流受社會生産力低下的影響,不容易形成共識,因此老子用統一的“道”與“德”二字來辯證形容表達哲學思維上的相對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古今争議都很大,理解差别頗大。要想很好地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最關鍵就是先解讀“法”這個字:“法”:水 去=法,也就是說水的流動規律,比如水往低處流、水到渠成、水洩不通等等都是與水有關;“法”字最初的象形由來是指大禹治水疏導有方的功績。“法”字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含義很明顯就是指規律性而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華為p30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