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崖自然風景區位于昌平城西北9公裡。随着蜿蜒的山徑漸登漸高,兩邊的山峰挺拔陡峭,古樹繁多。一株柏樹從岩縫之中擠了出來,樹幹扁扁的竟然與發怒的眼鏡蛇極其相似。
站在半山腰遙望遠山,确有“峰高、崖險、泉清、林秀”之美。一塊巨大的山石仿佛淩空飛來,插入雲峰山巅之側,競與黃山的“飛來石”極其相似,是一處不常見的奇景,為溝崖又增添了一道靓麗的色彩。
繼續前行,迎面的一座巨石上,不知是什麼年代镌刻的“北武當山溝溝崖”幾個鬥大的字。
溝崖中庵、觀、宮殿中的道人均屬全真派,因此,溝崖又被稱為“北武當山溝溝崖”。溝崖以山高、景美、路險、廟多形成其自然風景與道教文化相結合的獨特景觀。在曆史上“溝崖八景”聞名京城,是權貴重臣、文人墨客避暑遊覽的勝地。自元代以來,就素有“北武當山”的美名。
溝崖景區過去曾經有過的:飛瀑垂簾,雙流水、貴妃池、九龍疊水、聖泉等水景。一條山溪也是斷斷續續的時有時無;玉虛觀、鬥姥宮也隻留下了殘垣斷壁。唯獨有兩棵千年銀杏依然蒼翠,一株在歧路的山崖之側,叫做帝王樹。是國家一級古樹名木。此樹為雌雄合株的銀杏樹,樹高30餘米,樹圍7。1米,樹冠直徑50餘米,在北京地區實數少見。此樹高大挺拔,“霸氣”十足,四周植物稀少,被人們稱為“帝王樹”。另外一株在中峰玉虛觀遺址的下面,叫“銀杏王”有千年的樹齡,且被從根部孽生而出的子孫環抱,也叫做“子孫滿堂”。
玉虛觀遺址因其地勢險要,為了遊客的安全,現在已經禁止遊覽了,從有關資料上得知,玉虛觀遺址:全名“護國中峰頂玉虛觀”,位于中峰,前臨百餘米險崖,背依數十仗峭壁,明天啟三年,“掌權太監馬誠、趙進等捐款建造,建築規模宏大,曆時十三年建成。雖然建築大部已損毀,但從遺址可看其規模及建造艱難。沿崖壁石階可達玉虛觀山門,站在遺址登高遠望,重巒疊嶂,樹木蔥茏,蟒山天池遙遙相望,明皇陵盡收眼底,十三陵水庫如一池請水就在腳下。
重要提示:近期因為汛期,請大家暫時不要進山遊玩,但是汛期過後,數量充足,景區一定更美!
更多昌平旅遊資訊您還可以關注“愛上昌平”獲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