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是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主要描寫邊境風光和戰争生活的,“塞”是指邊關,塞下就是邊關内。塞下曲原文為“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将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簡短四句就描寫出了邊關将士的愛國熱情以及敵人潰敗後逃跑的狼狽。
塞下曲是古時候邊塞的一種軍歌嗎
塞下曲的詩詞大意:漆黑無月的夜晚,黑雁群飛在高空中飛行,單于趁着黑夜悄悄出逃,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的将士,發現大雪紛飛,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短短四句話卻蘊含着非常多的深意。漆黑的夜晚還有雁群飛過,說明我方将士發現森林中有動靜,敵方的貴族首領正準備在黑夜中悄悄的竄逃。
我軍将士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他們,發現大雪紛飛,落滿了身上的弓刀,這句話側面反映出敵人的狼狽不堪,大雪之大,連細細的弓刀上都積滿了雪,可想而知逃跑的單于是多麼狼狽,雪天、夜黑更是寸步難行。
其中還隐藏了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在我國将士不顧嚴寒,英勇無畏,哪怕這麼惡劣的情況也能及時發現地方出逃,并立刻去追捕,哪怕是邊關内的将士們,也始終嚴防死守,充分表現将士們愛國熱情和大無畏精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