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勁松畫
□林振國
五裡不同俗,十裡不同音。方言仿佛是身份識别碼,一開腔,即便身處異國他鄉,也能識别出同鄉身份。
成都人和重慶人說話區别很大。成都話綿軟,重慶話硬,成都人多半脾氣随和,重慶人脾氣火爆:大體如此。蘇州人說話很好聽,嗲嗲的,即所謂吳侬軟語;甯波話則硬邦邦,像吵架。因而有此一說:甯聽蘇州人吵架,不聽甯波人講話!四川話,随便那兒的人都能聽懂,有點類似普通話。不像江浙一帶,同為浙江話,杭州話和溫州話相去何止萬裡!根本聽不懂。
有許多方言今天不用了
“鄉音無改鬓毛衰“,這話很耐人尋味。一個人無論離家多久,生活習性能改,鄉音卻難變。我長期生活于北方,但語言習慣卻始終不變,或者說是難變。
老大歸來,重新融入這語言環境。便有些感受,這是長期生活在固定語言環境裡的人不容易感受到的,原因很簡單,這就像一個人對身邊微小改變并不會意識到一樣。
有許多話語今天已經不用了,比如,洋馬(自行車),打屁車(摩托車)。說洋馬可能還有人記得,打屁車恐怕就少有人知了。另外,還有夥食團(食堂)也基本沒人用了。獨眼叫“邊花兒”,也用于物:“那邊過來一輛汽車,是個邊花兒。”是說車少了一隻燈。還有“上咐”,原為袍哥幫會語,現也不見了。普通話的推廣使得許多字的讀音也漸趨一緻,也是大勢所趨吧。
四川話表現力更豐富
四川話表現力豐富,生動幽默。比如:吃“白眼飯”。過去日子窮,吃飯沒有菜叫吃白眼飯。吃米飯沒菜是難以下咽的,不像吃饅頭,趁熱時,空口可以吃一個,白米幹飯你吃吃看——吃得人直翻白眼。
那年我從外地回蓉探親,舅舅說:送你一個三倒拐。什麼是三倒拐呢?就是當時很流行的一種包,比一本書大些,厚薄也差不多,裝個筆啊本子啊之類的那種:一條拉鍊從下拉到上要倒三道拐。
同行上街,他買煙我搶着付錢,他手一擋,指指手裡百元鈔:“我要把它打爛。”這熟悉而又陌生的說法,令我回味良久。
再如,普通話說幹活,四川話叫幹活路,幹才有活路,不幹就沒活路!含義豐富得多。說話啰裡啰嗦,表述不清,叫做“口水話”,意為流口水的娃娃說的話,多形象鮮明。
和普通話的同“語”異“意”
有些話在普通話裡也用,但含義區别較大。如造孽,四川話裡是可憐的意思,而普通話卻是指幹壞事,兩者大相徑庭。四川話組詞方式也很有意思,有些詞語語序颠倒卻表達與普通話同樣的含義,如歡喜(喜歡),鬧熱(熱鬧),雞公(公雞),雞婆(母雞)……四川過去有種車叫雞公車,木輪鐵軸,行走時軸與輪心磨擦會發出響亮的聲音,像公雞叫,故稱雞公車。
還有些耐人尋味的語言現象,有些詞語從語言色彩上來說應該是貶義,但四川話裡卻大多用于褒義。如“慘”,除四川外别地都作不好的意思解,如慘不忍睹,慘叫;四川話卻另有新意:昨天去耍慘了!高興慘了!呵呵。
我小時住近處是川劇團後門,戲快結束看門人會說:“進去吧,快煞割了。”等在門口的娃娃便蜂擁而入,去看戲尾巴。長大後,讀元雜劇我才弄明白煞割一詞竟然是和雜劇有關。元曲套數中收尾的幾段唱叫煞:頭煞,二煞,三煞……尾煞。清王夫之借用作文章收尾,也叫煞尾。也有人誤寫成殺割,甚至有的寫為薩過,那和本意就相去甚遠了。
有些詞屬于有音無字
還有些詞則屬于有音無字,比如蹲在哪兒,四川話說ku到哪兒。這ku字該怎樣寫?有些字倒是有音有字,但字典裡解釋卻不貼切,如“孃“,《辭海》:同娘。孃川語讀平聲,娘為二聲;川語裡孃為姨姨之意,和娘意不符。”黃四孃家花滿蹊"(社甫),可見由來已久。我對語言沒有研究,隻是談點個人感受,願就教于大方之家。
電視劇《棒棒軍》熱播時,辦公室裡一位女同事笑着對我說:“你們四川話真逗,去了七八個人就說去了七八個人嘛,說:‘去了五六七八九十個人!’”
我笑了笑說:“你體會一下,是說去了好多好多的人好,還是這樣說好呢?”
“哎,還真是的啊!”
四川方言所表現的精妙之處,普通話是無法傳遞的。或者說,四川話比普通話更“懂得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