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搭夥過日子,就是一方或雙方喪偶、離婚後,不領結婚證而在一起過日子。
搭夥過日子這種結合方式,一般在中老年人群居多。
凡事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現實的。——黑格爾
既然搭夥過日子能夠被一些人所接受、能夠有一定的存在人群和規模,就說明它有一定的存在市場,有一定的“合理性”。
那麼搭夥過日子到底怎麼樣,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老張,男,今年四十五歲,某銀行職工,與老婆離婚後自己和女孩相依為命。
後來,老張在朋友的撮合下,與一位喪偶、同齡、帶一男孩子的護士在一起搭夥過日子。
從搭夥過日子到現在已經将近八年的時間了,兩個人表面上看起來挺好的、挺和諧的,問起老張的切身感受,老張說:“就那麼回事吧”,他又接着說:“我們一直是AA制,我掙錢管我的孩子,她掙錢管她的孩子,每個月生活費花銷二一填作五,各走各的人情費往;偶爾也會因為電費、水費以及誰買菜等問題發生些小争吵”,老張又說:“現在看起來我倆挺好的,那是沒有涉及到孩子的切身利益,最後我倆可能會因為孩子結婚買房子的問題而各奔東西”。
老趙,男,五十六歲,某單位退休,因為感情問題與老婆離婚,有一女孩已經結婚。
老張也是經人介紹與現在的小張(女)搭夥過日子的:小張,五十二歲,比老趙小四歲,離婚後帶一男孩子,孩子已經結婚。
問起老趙搭夥過日子的感受,老趙說:“我倆現在都有退休金,自己的錢自己拿着,每人每月拿出1000塊錢作為生活費,如有剩餘就放到下月,如不夠就再補。現在我倆感覺過得還可以,但是最後我倆都不能動了的時候還是分開,各自找各自的孩子養老”。
老李,男,六十五歲,老伴前幾年去世了,開始的時候和孩子們一起過日子,後來感覺自己還“年輕”,應該再找個伴兒一起度過餘生。
當老李給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孩子們不同意,後來在老李的一再堅持下孩子們勉強同意了,但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能領結婚證。
老李知道孩子們的心思,怕外人來分割家産。
後來老李找到了一個喪偶、比他小五歲的一個農村婦女搭夥過日子,這個女的心地善良,長得挺好的對老李也很好,但有一點沒有工作沒有醫保。
老李說:“我有退休金,我們在一起吃穿不成問題,就怕萬一她有個大病小災的,小來小去的醫療費我還能夠承擔,若花錢超出我承受能力範圍我就無能為力了”,老李的言外之意也是說若遇到這種情況就得“分手”。
老李的這種想法,可能他的“老伴兒”也感覺道了,兩個人現在是一天一天地往前“混”,過一天算一天,說不定哪天就散夥了。
從以上三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搭夥過日子,就是各取所需,就是抱團取暖,沒有長遠打算,沒有安全感,有三道坎兒繞不過去:
一是同甘共苦這道坎兒搭夥過日子的感情基礎是比較薄弱的,因為兩個人沒有共同的利益,沒有共同的目标,兩個人的感情基礎僅僅是停留在相識相處的那段時間累積起來的感情。
平時一起享受幸福的時候感情還可以,如果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或者說需要誰付出、奉獻的時候,搭夥累積起來的那點感情可能瞬間就會分崩離析就會瓦解。
二是财富共享這道坎兒
搭夥過日子就是抱團取暖,這種生活方式本身就決定了兩個人的金錢不可能放在一起,不可能共同創造财富,不可能共同享有财富。
自己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有自己的打算。
所以無論搭夥過日子過多少年,最後的金錢财富都會分得一清二楚,你是你的我是我的。
三安全保障這道坎兒
搭夥過日子不是結婚,不受法律保障,沒有履行結婚的責任和義務。
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沒有安全感,說不準哪一天兩個人可能就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分手”。
搭夥過日子可能還會有其他繞不過的坎兒,因人而異。
搭夥過日子繞不過的三道坎兒,其中任何一道坎兒都有可能會成為壓垮搭夥過日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解決繞過這三道坎兒,能夠保障婚姻幸福最好的方法就是正式結婚,就是領取結婚證。
因為隻有結婚才會受法律保障,才能讓夫妻二人同甘共苦、财富共享、有安全保障,才能使婚姻幸福。
随着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随着人們的思想認識和法律意識的日益增強,搭夥過日子這種“短視”“隻顧眼前利益”的結合方式也會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也會被結婚所取代。
我是情感領域創作者天馬行空WD,歡迎關注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