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常見的說話語氣

常見的說話語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0:31:47

你有“文字讨好症”嗎?9月上旬,脫口秀演員楊蒙恩發布的一條動态,讓這個詞彙沖上了熱搜。

所謂的“文字讨好症”,顧名思義,就是人們在線上用文字聊天時,會字斟句酌地修改詞彙,習慣性地加一些語氣詞,顯示出自己是在積極回複對方,讓對方看起來更舒服。

“文字讨好症”說法的出現引發了争議,有的網友認為确實如此,有的則認為“讨好”兩字不恰當:使用者發消息時加上語氣詞或者表情包完全是為了盡可能表達出來自己的原本真實意思,而不是為了讨好。還有人說,不用語氣詞和表情包,已經不會聊天了嗎?

那麼,從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學者如何看待“文字讨好症”?對此,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了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的王鵬副教授和成都心動力青少年心理關愛中心理事長、心理學專家張珂博士。

把“來了”說成“來啦”,這是文字讨好症?

9月7日,脫口秀演員楊蒙恩在微博發布了一條動态,讓“文字讨好症”這個詞彙沖上了熱搜。他解釋道:“比如我會把‘來了’改成‘來啦’,好給閱讀者一種我歡快積極蹦蹦跳跳地回答他的錯覺。”

常見的說話語氣(愛用親切語氣詞)1

這個說法引發了不少人的共鳴。有些人覺得确實如此:

@銀老闆看看我:我有一個“哦”的表情包,一個大寫的“哦”,是我平時用來敷衍朋友的。

有人覺得“讨好”兩字不恰當:

@回眸一笑是路人:回複一個字你說我敷衍,多回複幾個字你說我讨好。

@聰敏的考拉是圓滾滾的鏟屎官:文字聊天的時候表達友好一些不是什麼壞事,表達友好并不等于讨好啊。

為什麼會有很多人在聊天過程中加語氣詞和表情包,有人發表了自己的想法:

@Profondo哇:傳播過程中本來就會有“噪音”幹擾,而漢字又屬于高語境,閱讀起來很容易引起歧義,産生多種甚至不必要的意義,斟酌字句我覺得是一種照顧閱讀者感受的行為吧,本人高敏人群,有時會很斟酌字句,盡可能表達出來自己的原本真實意思,我不覺得這是讨好,若非要說是讨好,我認為這是讨好我自己,不是别人。

使用者:這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剛需”

“文字讨好症”,顧名思義,就是人們在線上用文字聊天時,會字斟句酌地修改詞彙,習慣性地加一些語氣詞或者表情包,顯示出自己是在積極回複對方,讓對方看起來更舒服。

那麼,你有“文字讨好症”嗎?辦公室白領小張告訴記者,她并不認為這是一種“讨好”。作為一名職場打工人,她的生活、工作都離不開豐富的語氣詞和表情包,甚至成為自己處理人際關系的一種“剛需”。

她給出了兩種情景,第一是在工作時給領導和同事發消息,最常見的就是在詞句的結尾處加上“哈、嘞、呀、嗷、哇、啦、喲、滴、~、!”等親切的語氣詞和符号。比如,“好的”會說成“好嘞”“好哒”“好滴~”“好哇”。不過,比如發布通知或工作安排時,就應當嚴肅些,不能把“收到”說成“收到啦”“收到哈”“收到了喲”。另外,要嚴防發微笑的表情或者說“嗯”或者“呵呵” 。

第二是在生活中給親友發消息,可以分為兩種情況。首先給不太熟悉的親友發消息,要多用親切的語氣詞和可愛的表情包。其次,給熟悉的親友發消息,反而就不用糾結是否在詞句的結尾處加上親切的語氣詞和符号,使用起來較随意。“千萬不要給老年人發年輕人喜歡發的表情包,容易引起誤會。”小張特别提醒。

社會學家:科學技術改變了社交方式

不用語氣詞和表情包,就不能正常聊天了嗎?如何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待網絡興起的說法“文字讨好症”?記者采訪到了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的王鵬副教授。

王鵬表示,第一,“文字讨好症”證明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快,大家工作壓力大,很多情況下無法當面溝通工作生活,大多數是通過網絡方式實現。因此,這種情況下,人們還要注意對人表達尊重,所以就需要增加一些語氣詞和表情包,然後反複斟酌再發送。“我覺得在一定程度上是給大家帶來了不便。”王鵬說。

第二,這确實讓人們感受到了科學技術改變了社交方式。以前面對面就能說話,現在為了表明人與人之間的親近程度,需要增加語氣詞和表情包。我們正通過這個數字化的虛拟方式,來跟不限于周圍的人社交。

“中國有句老話,禮多人不怪”,面對新的社交方式,王鵬覺得能形成自己的風格無可厚非,這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體現,是外部環境變化了,導緻我們的生活、工作、社交方式也随之變化,“很正常。”

心理學家:能讓人更準确地理解你的意思

那麼,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待網絡興起的說法“文字讨好症”?成都心動力青少年心理關愛中心理事長、心理學專家張珂博士認為,使用“文字讨好症”這個詞語,本身或許不恰當。

他指出,使用一些語氣助詞不一定是為了讨好對方,而是盡可能讓語言文字不那麼“中性”或被誤認為“帶有攻擊性”,更舒緩的語言交流氛圍顯得放松自然,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在人際交際過程中準确表達交流溝通的意圖。加語氣詞除了能讓我們成功傳遞出一種積極友善的信号外,使用一些語氣助詞,還可以有效降低被别人誤判為攻擊性語言的概率,以及擔心交流不暢帶來的焦慮感,有緩沖和放松的作用在其中。

當然,張珂提醒,如果是正式工作郵件、下達通知或傳達任務時,基本不會用到語氣詞,這時候語境氛圍通常應為嚴肅的。平時和他人用文字交流時,因為看不到對方的語氣表情,語氣詞能更多傳達一些語氣信息,讓交流顯得溫和、不生硬。

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常見的說話語氣(愛用親切語氣詞)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