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開啟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心得體會500字

開啟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心得體會500字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15:13:03

家門口的好學校不斷增多,優質教育資源不斷豐富;學校的名師越來越多,教育質量逐年提升;學校特色活動更加多元,培養學生五育并舉、全面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朝陽區聚焦人民群衆的實際獲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答卷:教育品質實現了整體提升,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區建設取得新突破,人民群衆獲得感顯著增強。

開啟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心得體會500字(開啟現代化教育強區新征程)1

朝陽區中小學開展學校文化節

開啟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心得體會500字(開啟現代化教育強區新征程)2

“喜迎二十大”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開啟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心得體會500字(開啟現代化教育強區新征程)3

朝陽區舉行“合作對話”課堂教學現場會

黨建引領 助力教育強區建設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朝陽區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将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市委、區委決策部署,貫徹到教書育人的全方位全過程全領域。

為進一步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朝陽區抓住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改革契機,深化組織體系建設,構建了覆蓋基層機關、公辦民辦、系統内外的“1﹢1﹢15﹢1﹢N”教育黨建格局;抓住中小學校領導體制改革契機,指導基層建立健全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将“支部建在連上”落到實處,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抓住全市加強“兩新”領域黨建工作契機,強化“四同步”原則,構建了民辦學校管理的六級管理體系,形成了“四六七”工作機制。

為進一步提升教育系統基層組織組織力,朝陽區以曆次黨内教育活動為契機,以支部标準化規範化建設為抓手,以黨務工作者和黨員隊伍建設為關鍵,以黨建信息化建設為支撐,年年開展“過篩子”行動,定期組織分類專題培訓,制定印發支部聯系點制度,強化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結果運用,提煉推廣了“黨員積分制”“同心圓”“四根”等黨支部工作法,評選出11位教育系統“好書記”。同時,為強化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召開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及警示教育大會,逐級簽訂責任清單,組織專項自查自糾,開展了廉潔教育進校園、進機關活動,教育系統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态持續向好。

為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朝陽區充分調動黨組織、黨員積極性,出色完成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重大政治任務的服務保障;堅持黨建帶團建隊建,結合教育改革,推進實施新時代中小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一十百千”計劃,努力構建“大思政”格局;堅持“機關服務基層、系統服務區域、教育服務百姓”理念,在堅守校園安全穩定、推動事業發展的同時,開展“朝我說——陽光彩虹行動”,主動投身社區防控、青少年社會實踐、暑期托管等,得到了基層群衆高度認可,是朝陽區教育系統積極融入“一軸四網”區域化黨建、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生動實踐。

優化布局 把好學校建到百姓家門口

朝陽區從百姓的實際需求出發,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探索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路徑,着力在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發揮優質資源輻射帶動作用上下功夫,打造更多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确保适齡兒童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實現“人人上好學”。

近五年來,朝陽區學前教育以“堅持推普惠、保安全、提質量、樹品牌,進一步提升老百姓對學前教育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為主要目标,按照“科學測算、精準布局、結構均衡”的工作思路,采用“建、收、擴、租”等方式,新增學前教育學位4.4萬個;突破難點問題,探索辦園體制新路徑,采取“名園辦分園”“一園多址(點)”的模式,支持教委直屬事業單位舉辦普惠性幼兒園,積極增加普惠性學位,普惠率從2017年底的45.1%提高到目前的85%,形成了以公辦幼兒園為示範、普惠性幼兒園為主體、各類民辦幼兒園為補充的普惠多元的朝陽區新時期學前教育發展新格局。

朝陽區按照闆塊式布局、集團化辦學和學區制發展的思路,制定《關于推進朝陽區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和學區制管理的辦法(試行)》,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學區化發展格局,認定18個中小學教育集團,推動集團化辦學發展。制定了《朝陽區義務教育資源調整實施方案》,實施教育資源優化重組。目前,全區義務教育優質資源覆蓋率已達到100%。

人才強教 護航教育高質量發展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朝陽區始終把幹部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性工程,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實現師德師風建設全員全覆蓋,以此培養新時代的“大先生”,引導廣大教師争當“四有”好老師,争做“四個引路人”。

朝陽區針對幹部教師任職年限及專業發展特點,形成了一體化、進階式培養體系。新任教師“追蹤式”培訓、青年教師“遞進式”培訓、骨幹教師“共生式”培訓、名優教師“引領式”培訓等富有針對性的培訓,促進了不同層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在教育人才培養方面,朝陽區已經形成了一條獨特的培養路徑。自2004年以來,朝陽區先後實施了五輪“雙名工程”,借助“名校長工作室”“名師(特級教師、名班主任)工作室”“導師帶教”“博研苑”等20多個人才培養品牌項目,為名校長名師成長搭建了良好的發展和展示平台。在今年啟動的第五輪“雙名工程”中,更加突出政治素養、專業精神及引育并舉體系構建,推進朝陽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從重引進、重數量向重培育、重質量、重實效轉變。

多措并舉,促進了朝陽區高端人才不斷湧現,人才矩陣不斷擴容。目前,全區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骨幹班主任等人數在全市名列前茅。湧現出了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知名校長和名教師。據北京教科院課程改革監測數據和創新素養調研項目數據顯示,朝陽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能力和教學實施等發展水平位于北京市前列。在2021年的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中,朝陽區29項成果獲獎,其中包括特等獎2項、一等獎10項、二等獎17項,獲獎總數及各等級獲獎數均居全市第一。

在“雙減”大背景下,朝陽區積極深入推進新時期基礎教育供給側改革,持續開展幹部教師交流輪崗活動。聚焦學生、教師和學校三方需求,促進義務教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由單一向更加包容、多元化轉變,實現全要素流動,有效促進了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并入選首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區”。

文化領航 激發學校發展新活力

從校園文化到學校文化,從學校文化到教育文化,朝陽區要通過文化的選擇與再造、生成與創新來引領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曆經十餘年的建設,教育文化已經成為朝陽區教育發展的“新引擎”。

2007年,朝陽區率先啟動學校文化建設。從“十一五”期間重點從學校環境方面進行打造,到“十二五”期間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發展,進一步從學校環境文化、師生行為文化、學生成長文化、學校管理文化等方面向系統化、特色化、品牌化推進,實現了朝陽區學校文化的快速發展,“十二五”期間全區共有59所學校獲市級學校文化建設示範校稱号。在2016年開啟第二個十年建設征程中,朝陽區将工作重心轉移到了軟件文化上,同時,啟動了一年一屆的朝陽區學校文化節。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朝陽區學校文化建設工作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帶動了全區各校更加關注學校文化、重視學校文化,從而更好地建設學校文化,帶動朝陽區學校文化向更深層次、更寬廣的方向發展。朝陽區還積極推行“合作對話”課堂教學範式,推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平等、尊重、合作、對話的氛圍,讓師生間、生生間在合作的基礎上形成“合作成長共同體”。雙方采取“對話”的方式,就相關問題進行探讨,以此建立或完善共同體成員的認知體系和價值體系。四年來的相關數據顯示,它較大幅度減輕了中小學生、家長和教師的負擔,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為青年教師專業化快速成長搭建了平台,縮短了成長周期。同時,它也為中老年教師克服職業倦怠提供了新途徑。

文化引路,凝聚起了學校發展的磅礴動力。“十四五”期間,朝陽區将培育創建100所教育文化示範校,以此推動朝陽區教育文化内涵創新與學校整體工作的全面提升。

技術賦能 打造朝陽教育新名片

2021年以來,朝陽區接連入選“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和“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範區。“兩區建設”成為朝陽區教育系統的一個重點工作方面。同時,“智慧教育”成為朝陽區教育系統一張靓麗的名片。近年來,朝陽區持續推進線上線下無縫融合,建設涵蓋智慧課程、智慧課堂、智慧測評、智慧研修、智慧大腦、智慧學校的六智體系,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深度學習、個性化學習,讓學校真正走向“智慧教育”。

朝陽區進一步依托科技賦能、助推教學改革,不斷優化朝陽在線教育雲平台建設,以聚課網、課程網、線上學習和學業診斷等功能構建起獨具特色的區域課程體系,為教師和學生搭建個性化的網絡學習和教學空間。師生可以通過“雲端”開展微課教學、線上做題、上傳和批改作業等活動,同時實現了課堂測試、單元測試和期中期末考試等學業診斷功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朝陽區1200多名骨幹教師開發了6000多節課程資源包,服務全區20多萬中小學學生居家自主學習;2萬教師開展在線教學、在線教研、在線管理,實現了中小職全學段、全學科、全體師生的“三個全覆蓋”,保障了“延期開學不停學”,實現了學習不斷檔。

面向未來,朝陽區将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黨建為引領,緊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育新人、激活力、強質量、樹品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開啟現代化教育強區新征程。

(文/鄭祖偉;來源:現代教育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