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雙城記》:露西,博愛之心化解仇恨
露西是本部小說的女主人公,她是深受資本主義統治影響的溫情主義者。她的人生道路非常坎坷,愛情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她渴望幸福。
露西是資産階級的受害者,她的家庭就因此受到迫害,但是她沒有選擇走上複仇之路,而是選擇用一顆博愛的心,将心中的仇恨化解了。
露西可以說是仁愛的典型代表人物。面對周圍的人和事,露西都是以一顆博愛的心去面對他們。常年監禁的父親面前,露西無微不至的照顧他,慢慢讓父親忘記過去的不愉快,重新燃起對生活的渴望,逐漸恢複活力,盡管備受摧殘折磨,但是父親有露西的陪伴,變多了生活的希望。
婚後的露西是一名賢妻良母,家中被她操持地井井有條,這也與當時巴黎血腥恐怖的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
得知丈夫被捕,她更是竭盡全力去營救丈夫。露西擁有博愛之心,但凡出現在他身邊的人,都被她深深愛着。
即便是對待陌生人,露西也依舊心存同情。
例如,她第一次見到丈夫戴爾那時,丈夫對她是一個陌生人,他們萍水相逢,但是露西卻表露出對她的同情和關懷,在對待可熱等的感情上露西也表現得熱情。
在聽到卡爾登對她表白後,并向他訴說心中苦悶時,露西對卡爾登也表現出同情和真誠,她希望能夠幫助卡爾登,并被感動地流行真誠的眼淚。
狄更斯給女主人公設定的形象便是一種時刻被别人痛苦所牽挂的人,她享受幸福,但始終不能忘懷别人的痛苦,她具有深厚的仁愛之心,就好比聖母形象一般。
對女主人公形象的設定,可以說是經過精心設計而成的。狄更斯為了表達一種博愛人道精神,花費大量筆墨對人物形象進行加工、雕琢。
作為狄更斯文學創作史上的巅峰作品,《雙城記》可謂是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長篇小說。整部作品都是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批判形式,借古諷今。
将小說的故事設定及人物形象的設定暗藏在博愛的人道主義精神之下,故事情節具有現實主義的特點,也暗含着浪漫主義的情懷,這種狀态下塑造的小說情節及人物形象,勢必會形成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批判的結合。
有人将《雙城記》說成是懸念小說,在情節設定中,狄更斯處處設置懸念,用優美的筆觸展現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描繪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
随着懸念的提出,讀者會引起無盡的遐想,随後這些懸念被步步揭開,情節在這樣一環一環揭開懸念的過程中,不斷推進,不斷發展,情節緊湊而不失節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