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形狀多以角為主,象征着牛祭祖,和古人的傳統崇拜有關。在古代的時候,動物的角是人們崇拜的靈物,經常用來祭祀,而粽子的外形就來源于對有角動物的模仿,有吉祥的寓意。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它源于祭祀屈原,防止粽子投入河中不被魚蝦吃掉。
粽子形狀為什麼是角狀
在我國很多地方,每年傳統佳節端午節的時候都會吃上粽子這種食物,它在我國曆史非常悠久,受到人們的歡迎,但是我們在購買粽子的時候會發現,它的形狀大多都是以角為主的,看上去尖尖的十分可愛。
而粽子之所以以角的形狀為主,主要和傳統崇拜有關,象征着牛祭祖。在古代時,動物的角,特别是牛這類家畜的角,是古人崇拜的靈物,經常備用于祭祀以求豐年,而粽子的外形就源于對有角動物的模仿,有吉祥的寓意。
對于粽子的角狀,還有一個傳說和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相傳在很久之前,人們都是直接将米投進河裡面的,但是後來屈原托夢,說投入河裡的米都被魚蝦吃掉了,所以人麼那就想到用葉子将米包好,包出有菱角的樣子,讓魚蝦異味是菱角,這樣就不會被吃掉了,後來這種包粽子的方法也就流傳了下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