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對iPhone 11來說,仿佛是靜止的。在我的印象中,iPhone 11在iPhone 13還沒發布時,128GB版本就跌到了3999元。但是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了,iPhone 11的128GB版,還在賣3799元,幾乎沒有貶值。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iPhone 11在3000元價位确實是一個無可替代的存在。首先,國産安卓旗艦的價格普遍在3K到4K之間,比如小米12,vivo X80、榮耀Magic 4等等。在這個價位,蘋果沒有能拿得出手的産品。
iPhone 12 mini、iPhone 13 mini、iPhone SE3都是小屏手機,隻有iPhone 11是6.1英寸的正常手機。問題來了,2022年入手3年前的iPhone 11,是在交智商稅嗎?這篇文章就來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判斷性價比,第一個要看的是芯片性能,今年3000元價位往上的安卓旗艦,要麼用的是骁龍8Gen1,要麼用的是天玑9000。在Geekbench 5測試中,天玑9000的分數是單核1287,多核4400。A13的分數是單核1352,多核3562。
你會發現,A13的CPU單核跑分,依然要比天玑9000高一些。對智能手機這種小尺寸設備來說,CPU單核性能是最關鍵的,直接影響前台應用的流暢性。蘋果A系芯片向來都比較側重于單核性能,A系芯片一個大核的面積,比ARM兩個大核的面積還要大。
另外,在曼哈頓3.1中,A13的成績是123FPS,功耗為6W。而天玑9000的成績是162FPS,功耗為6.8W。簡單計算可以得知,同等功耗下,天玑9000的“GPU能效”要比A13領先16%左右。畢竟A13采用的是7nm工藝,要比天玑9000采用的4nm工藝落後一代半,被反超也在情理之中。
簡單做個總結,如果是看日常應用流暢度,憑借A系芯片祖傳的超大核心,A13仍然有微弱優勢。如果是看遊戲性能,那麼天玑9000可以說是全面領先A13。在iOS系統中,A13可以揚長避短,流暢性不會輸給安卓旗艦。不過要論遊戲性能,A13确實已經落後了。
除了芯片性能落後以外,iPhone 11在其它方面也并無優勢。外圍配置方面,iPhone 11和同價位的安卓旗艦相比,有4個顯而易見的缺點:LCD屏,60HZ刷新率,4GB LPDDR4X運存,18W快充。随便拿一台3000元價位的安卓旗艦來舉例,比如小米12,它采用的是120HZ華星光電柔性OLED屏,8GB LPDDR5運存,67W快充。
LCD屏意味着iPhone 11的屏幕素質達不到頂級标準,不過勝在色準好,不傷眼,壽命長;60HZ則是個比較大的痛點,不能玩和平精英90幀模式、王者榮耀120幀模式;4GB運存雖勉強夠用,不過再過兩年就很難講;18W快充是最大的短闆,充滿電需要2個小時,發熱還不小,重度手遊玩家用起來會很痛苦。
綜上所述,我認為當下入手iPhone 11,确實不太劃算。如果隻是性能落後,那也就算了,但是iPhone 11是處處不如人,除了iOS系統以外找不到購買的理由。在我看來,與其買一台iPhone 11,不如去買一台搭載天玑8100的水桶機,比如紅米K50、realme GT neo3、一加ACE等等,2000元左右的預算就能拿下。對此你怎麼看,歡迎一起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