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随手抽出一本《梁衡散文中學生讀本》,有幸讀到了《覓渡,覓渡,渡何處》這篇曾選入中學課本的文章。
人到中年的我再讀之,仍幾度鼻酸眼迷,為之震憾。梁衡先生此文中對瞿秋白同志的一種巨大的惋惜之情,悲怆之情,敬佩之情表現的如此濃烈,如層層霧霭般籠罩着我的身心。
使我又上網去搜索探究了一番瞿秋白同志之生平往事,真誠的紀念這位革命先烈。當我讀到瞿秋白得知母親在一個深夜口服紅色的火柴頭粉而亡,他悲痛的寫下的《哭母詩》時,我已無語淚先流。
親到貧時不算親,藍衫添得淚痕新。
饑寒此日無人問,落上靈前愛子身。
他本出生于官宦世家,無奈家道中落,到最後他的母親卻因貧困而選擇無疾而終,該是一種怎樣的創傷呀!我甚至能想象得出這個才華橫溢的文弱書生,跪泣于靈前的悲傷畫面。
天妒英才,這是我讀完《覓渡,覓渡,渡何處》這篇文章後最先想到的詞語。這位偉大的卓越的無産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文學家,詩人,書法家,讓我掩書長歎,心緒難平。看似疾病纏身,弱不禁風,實則铮铮鐵骨擔道義,耿耿寸心赴刑場。這種從容與淡定,慷慨與激昂,正是他的辭世絕筆:“眼底雲煙過盡時,正我逍遙處”的真實寫照。
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和魯訊
瞿秋白手迹
瞿秋白手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