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在大衆的心裡是一個中國情人節的形象,而随着這幾年的科普,更多的人了解到七夕原本的寓意為女子乞巧的節日,也是專屬于女子的節日,但因為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所以七夕的慶祝方式也會不同。那麼像潮州七夕拜床母需要準備什麼?潮州七夕怎麼過?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内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潮州七夕拜床母需要準備什麼
潮州七夕除了拜七娘媽之外,往往也另備小碗油飯到房中拜床母,二者應有類似含意。生産、育兒,這都是女性無可替代的職責,因此這類神隻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與女性信徒之間,遂構成密切的聯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擔母職時的焦慮與恐懼。
床母,是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兒童的家庭,在當天傍晚時,在兒童睡的床邊拜床母;
供品包括:油飯、雞酒(或麻油雞),焚燒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時不宜太長,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約供品擺好,香點了以後,就可以準備燒四方金和床母衣,燒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長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會寵孩子賴床等。
潮州七夕怎麼過
出花園
出花園是潮汕地區一種類似古代行成人禮的一種儀制,該習俗由來已久,曆久不衰。
據有關資料記載,古代士大夫階層,大戶人家的住宅大多配有花園,而花園往往是孩童嬉戲娛樂之所。
孩子長到15虛歲,則被認為已經長大成人了,可以走出家門,走向社會,也即可以走出花園了。
潮汕人認為未成年的孩子一直生活在花園裡,而到了15虛歲就表示孩子已經成人,必須擇日舉行出花園成人禮。
準備好一幹物品之後,七月初七這天,從早晨到晚上,孩子還要經曆一系列的出花園的活動,如祭拜神靈,吃許多具有特殊含義的菜肴(如紅桃粿、韭菜、蒸魚等),宴請親朋好友等。具體的操作步驟,潮汕各地又略有不同,吃的菜、拜的神,也大同小異。
潮州七夕出花園的習俗來源
出花園中穿紅皮屐和吃公雞頭的習俗,傳說來源于明嘉靖年間潮州狀元林大欽。傳說林大欽少時讀書,買不起紅鞋,便穿紅皮屐。
一天,他放學回家,見有老者抱着一隻公雞蹲在地上,旁邊還有一對紅聯紙,一張沒有字,一張寫着雄雞頭上髻。老者要求路過者應對,對得上可得這隻公雞,對不上者僅賠他一頁對聯紙。
二天,林大欽站了一陣,對曰:牝羊颔下須。對得好,老者将公雞送他。回到家裡,他父親将公雞宰了,燙熟後砍了個雞頭獎勵大欽,以示獨占鳌頭之意。
三天,後來,大欽果然得中狀元,名揚天下。潮人以為這是個好兆頭,在孩子入學時就給買雙紅皮屐,給他抱大公雞,孩子出花園時就給吃雞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