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持續的高溫天讓空調成為不可或缺的夏日“續命”設備。而濟南卻通過另外一種方式讓大家感受到了夏日的清涼,那就是——集中供冷。在濟南CBD片區内覆蓋的集中供冷模式自去年試運行以來,目前已覆蓋了近21萬平米的用戶。整個項目采用同一套市政管網,冬天進行供暖、夏季進行供冷。一家酒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室内不開空調就能将室溫保持在26℃左右,效果非常好。
針對網友關注的重點,官方也是進行了回應,比如和普通空調比節省成本嗎?
據齊魯晚報報道稱,目前濟南CBD區域集中供冷項目主要服務業态為片區内辦公樓、酒店、商業綜合體等公建用戶,且供冷費結算采用挂表計量方式,按冷量結算,用戶使用才會産生費用,不使用無任何費用産生。
這類業态用戶使用集中供冷相比自己建設空調設備,不但減少了機房占地、冷卻塔屋面占地,且減少了建築用于空調制冷的電增容費,而且無空調外挂機等,經實際運行數據分析,對于2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集中供冷建設及使用成本低于樓宇單獨上空調機組的成本,對于一般商業建築兩者的建設及使用成本相當。
管道是否有水珠?夏季管道内通冷水将不可避免會出現管壁結露現象,針對此類現象,一般通過良好的管道保溫措施減少結露的發生。用戶室内若為暖氣片或地暖形式,目前不适合作為散冷裝置使用。
末端散冷裝置一般為風機盤管設備,風機盤管自帶冷凝水收集系統,将冷凝水排出建築外,不會對用戶的使用體驗造成影響。
此外,設備将用戶側的所有制冷設備都集中在能源中心建設,減少了每一座單體建築夏季制冷機組的規模,用戶側不再出現冷卻塔、空調機組等供冷設施,一方面減少了建築機房占地、降低了設備噪音污染;另一方面節省了建築整體投資、降低配電增容量,提升了建築外形美觀的整體品質。
既然是集中供冷,可以手動調節溫度嗎?據悉,該機器所服務用戶末端散冷設施均采用風機盤管形式,該種設備自帶溫度控制面闆,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主調節室内溫度高低,以滿足用冷需求。
這項技術是今後的發展趨勢嗎?我國廣州大學城,深圳前海、上海虹橋、北京中關村科技園等區域也采用了區域供冷方式,并已投入運行。現如今在國家“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大力倡導以新能源方式替代傳統能源利用方式,未來這樣的情況會越來越常見。
專家也指出,目前全國使用區域集中供冷區域大多集中在綜合商業區及大學城等業态,大家對集中供冷的認知有一個過程。另外,集中供冷有它的适用範圍,一般對于具有高密度建築的商業聚集區比較适合采用冷暖同供的集中供熱供冷系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