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鄭淵潔五點起床

鄭淵潔五點起床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00:53:59

鄭淵潔,又火了。

最近的人教版教材事件,大家都知道吧?

鄭淵潔已經連續好幾天,在微博上硬剛毒插畫,呼籲調查組徹查了。

不僅如此,鄭淵潔還直接喊話人教版教材主編,質疑他進校賣書,沒有合法納稅。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1

有網友在微博下留言:

“鄭爺爺直接硬剛嗎?”

有人回複:“他一直都這麼剛。”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2

和大多數沉默的同行相比,“路見不平一聲吼”的鄭淵潔,堪稱異類。

而在作家圈,他也一直是有些特别的存在。

雖然學曆不高,但鄭淵潔卻創作出了諸如《舒克與貝塔》、《皮皮魯和魯西西》在内的經典童話,成為備受80、90後喜愛的“童話大王”。

而回看鄭淵潔的經曆,你會發現,他的人生,就如同他的作品,一樣精彩。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3

敢于逆行的孤勇者

1955年,鄭淵潔出生在河北一個軍官家庭。

他的母親總是教育他,要有“獨木橋思維”,敢和别人不一樣。

在這樣的思想引導下,鄭淵潔的小腦袋瓜,打小就充滿了很多奇思妙想。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老師給學生們布置了一個命題作文,《我的理想》。

别的孩子,都想當科學家、老師或者警察,隻有鄭淵潔,理想是當一名掏糞工。

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當時的全國勞動模範——時傳祥,就是一名掏糞工。

或許是覺得立意新穎,老師把文章當作範文,貼在了學校的展示欄裡。

鄭淵潔的作家夢,從此埋下了種子。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4

四年級的時候,老師又給大家出了一篇命題作文:《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鄭淵潔一看這題目,來了興緻,他在文章裡這樣寫道:

你得先搞清楚自己是鳥,還是蟲子。

如果是鳥,你就要早起,這樣才能豐衣足食;

但如果你是蟲子,你一定要睡懶覺,避免殺身之禍。

寫到最後,他提筆一揮,把題目改成了《早起的蟲子被鳥吃》。

可這一次,鄭淵潔卻遭到了和之前截然不同的對待。

老師看到他篡改作文标題,火冒三丈,把他叫上講台,讓他念100次“鄭淵潔是最沒有出息的人”。

鄭淵潔委屈透了,他無法理解,為什麼老師會這樣對待自己。

羞怒之下,鄭淵潔回到座位,拉響了抽屜裡的炮仗。

“嘭”的一聲,課堂上濃煙四散。

而鄭淵潔的學生時代,也随着炮仗的轟鳴聲,灰飛煙滅。

第二天,學校就給鄭淵潔辦了退學手續。

回去的路上,鄭淵潔的爸爸讀完了那篇《早起的蟲子被鳥吃》,然後笑着對兒子說:

“沒關系,以後我教你吧。”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5

就這樣,在爸爸的“開放式”教育下,鄭淵潔逐漸長大成人。

他當過兵,擰過水泵,但最後還是根據興趣,開啟了寫作之路。

24歲那年,他在《兒童文學》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童話。

或許是因為兒時經曆豐富,他寫的故事,很受孩子歡迎。

6年後,鄭淵潔以唯一撰稿人的身份,創辦刊物《童話大王》,開辟了中國乃至世界史上,一人寫雜志的先河。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6

然而,因為學曆低的緣故,鄭淵潔沒少受人排擠。

1986年,鄭淵潔去廬山參加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會。

有個北大教授笑話他,不知天高地厚,寫雜志不可能超過兩年。

還有人嘲諷他,連俄羅斯某個作家的書都沒看過,肯定寫不好文章。

鄭淵潔氣不過,輪到他發言的時候,他問在場各位:

“我最近在看當紅作家庫斯卡亞的書,感覺很有啟發,你們看過嗎?”

下面的作家頻頻點頭,結果鄭淵潔說:

“這名字是我瞎編的。”

那之後,鄭淵潔再也沒有參加過這樣的聚會。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7

我們常說,一個人要活出自己的姿态。

隻可惜的是,很多人為了融入社會,都學會了勢利和圓滑。

但依然有極少數人,甯願用與衆不同的鋒芒,開辟新天地,也不願意用虛僞,來武裝自己。

鄭淵潔就是這樣的人,他把虛與委蛇的面具丢開,像個小孩一般,大膽揭露着成人世界的刻闆與荒唐。

雖然注定遭受不解,但他卻永遠真誠、鮮活,猶如少年。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8

特立獨行的作家

1988年,《童話大王》的最高發行量,已經超過每月100萬冊。

而鄭淵潔,也因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童話大王”。

不過,和我們印象中的作家不太一樣,鄭淵潔從不用童話,來粉飾太平。

他更喜歡用孩子能讀懂的語言,去打破固有認知,揭露事情的真相。

關于吝啬,他說:

“吝啬不是舍不得花自己的錢,而是舍得花别人的錢。”

關于“鐵飯碗”,他說:

“鐵飯碗的真實含義,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飯,而是一輩子到哪兒都有飯吃。”

關于社會上“凹人設”的現象,他寫:

“标榜自己淡泊名利的人,本身就是在撈取名聲。”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9

相比那些黑白分明的少兒讀物,鄭淵潔筆下的故事,也更接近成人童話。

他在《我是錢》裡,探讨金錢和欲望的關系;

在《金拇指》裡,赤裸裸揭露人性的複雜;

而大IP《皮皮魯和魯西西》的小主人公,更是被鄭淵潔一直寫到了40歲。

豆瓣網友@肖渾說:

看了鄭淵潔,才知道老師是可以被質疑的,家長也不一定是對的;

原來比起順從聽話,更重要的是獨立思考和創造精神。

原來,正直和誠實的品質,比取得好成績被人誇獎更重要。

可以說,鄭淵潔用不拘于常規的思考,給兒童文學界注入了一股清流。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10

除了獨特的文風,鄭淵潔的“刺頭”個性,也曆來被人所津津樂道。

他曾經大膽戳破童書市場的泡沫,質疑一些作家非法進校賣書,增加圖書銷量。

除此以外,他還揭露了有些作家在簽售會上,讓助理幫忙代簽名的現象。

其實,作家變相在學校賣書、找人代簽的現象,屢見不鮮,很多人,都選擇看破不說破。

隻有鄭淵潔,用自己的真實,和社會上的虛僞唱反調。

是鄭淵潔太愛擡杠了嗎?

那倒不盡然,面對讀者,鄭淵潔顯得溫柔可愛多了。

有人在鄭淵潔微博下留言說“鄭爺爺,我不想結婚。”

鄭淵潔回複道:“這是民法典賦予你的權利。”

還有女孩子被減肥困擾,問鄭淵潔:女孩子必須要瘦嗎?

鄭淵潔回答:“女孩子除了健康,安全和獨立自主,其他沒什麼是必須的。”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11

還有網友告訴鄭淵潔,自己的媽媽是他的忠實粉絲,以前還給他寫過信。

鄭淵潔的回答,更是讓人心頭一暖:

“她小時候寫給我的信,住在我的房子裡,風雨無虞,祝全家幸福平安。”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12

原來在成名之初,鄭淵潔就買了10套房,寄存讀者信件。

如今幾十年過去,房子的價格,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已經翻了好幾倍,但鄭淵潔還是舍不得賣。

原因無他,在他的心裡,珍重感情,比金錢更加重要。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13

想起一位網友說的話:

“一個人如果能夠一直活在童話世界裡,那麼他是幸運的。

如果一個人看到了這個世界的黑暗,仍然為别人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美好的童話世界,那麼他是可敬的。”

鄭淵潔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曆經世故,内心依然澄澈如初。

對待讀者,他用平等的姿态,散播下智慧和愛的種子;

對待陰暗,他亦保持着少年一般的坦蕩和無畏。

或許他會遭受很多的不解,但至少他的内心,永遠熾熱,無愧。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14

尊重個性的父親

和獨特的處事風格一樣,鄭淵潔的教育方式,也同樣被人所津津樂道。

對于兒子鄭亞旗,他奉行的理念是:

兒子18歲前,滿足他一切要求,但兒子18歲後,他要什麼,就自己去争取。

秉着這樣的觀念,鄭亞旗小時候,要啥有啥。

他可以直呼鄭淵潔的大名,也可以盡情在網上沖浪,甚至可以在老爸眼皮子底下,用牛奶給自行車“加油”。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15

不過,鄭淵潔做過最“驚天動地”的父愛行為,還是和兒子一起策劃退學。

事情的起因是,鄭亞旗特别看不慣老師為了提高班級平均分,提前洩題的行為。

于是鄭淵潔就和兒子密謀,考一個“剛好及格,但能拉低全班平均分”的分數。

鄭亞旗也“不負所望”,以62分的成績,名正言順地結束了小學學業,被父親接回了家。

從那以後,鄭淵潔開始親自教育兒子。

他編寫了一套教材,内容涵蓋數理化、文學、法律、哲學等方面,其中最看重的,就是道德。

鄭淵潔認為:

人競争到最後,競争的隻是道德品質,品德差的人,學曆再高,也隻會四處碰壁。

每天晚上,鄭淵潔還會帶着兒子到河邊去散步,讨論的内容,從熱點事件到天南海北,無所不包。

鄭亞旗曾說,很感激父親給了自己不一樣的人生,讓自己收獲了同齡人難以體會的知識和快樂。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16

如今的鄭亞旗,已經成為著名動畫片導演,組建了美滿的家庭。

鄭淵潔說過一則兒子長大後的轶事:

“汶川地震時,鄭亞旗讓我捐款,所以我成了當時捐款最多的中國作家;

後來玉樹地震,鄭亞旗也勸我捐款,我又捐了100萬,然後他就送了我一輛跑車,那是他自己賺錢買的。”

說到這,鄭淵潔還頓了頓: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的教育)還行吧?”

以身作則,教會孩子愛與感恩,鄭淵潔做到了。

雖然他的教育方式,不一定所有孩子都适用,但他尊重個性、以德育為先的理念,卻值得每一位家長借鑒。

著名學者雅斯貝爾斯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大于說教,也是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獨立的人格。

這或許是為人父母,都需要明白的道理。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17

鄭淵潔寫過的童話裡,有一則《馴兔記》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在這則童話裡,聽話的學生都變成了兔子,隻有小男孩皮皮魯,因為始終變不成兔子,讓家長心急如焚。

沒辦法,皮皮魯隻能買了個兔子頭套戴上,假裝自己被馴化了。

可在内心深處,他卻因為要戴一輩子的頭套,而害怕不已。

幸而在最後,皮皮魯遇到了僞裝成熊貓的鄭淵潔。

鄭淵潔把頭套摘下來,笑着安慰他:

“沒關系,孩子,這隻是一場童話”。

鄭淵潔五點起床(67歲鄭淵潔不是省油的燈)18

這故事很鄭淵潔,它隐喻了很多人在長大後,發現的真相。

我們終将不可避免地,成為戴頭套的大人。

但依然有極少部分人,能在曆經世事後,記得自己最初的模樣。

他們敢于挑戰權威,敢于表達自我,任世間風雲變幻,眸中依然星輝不改,光芒閃爍。

鄭淵潔,就是其中之一。

無論在童話裡,還是在現實中,他始終守護個性,呼籲真誠,給那些不想長大的孩子們,營造了安放童心的後花園。

心有所往,終至所歸。

人生從來沒有唯一的“标準答案”,你做好自己的事,終将神采奕奕,光芒萬丈。

就像《成為簡·奧斯汀》裡的一句名言:

“不要在任何東西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是教條,哪怕是别人的目光。”

點個【在看】,希望我們都能像鄭淵潔一樣,在平凡生活裡,找到自己的童話。

作者 | 竹西,愛讀書,愛生活。

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