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有雲:“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意思就是,當心中的嗔念升起的時候,如果不能加以控制,就容易業障臨身。
俗話說沖動是魔鬼,不穩定的情緒傷人又傷己,
遇事學會冷處理,也是一種智慧!
01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每個人的生活好像都被按了快進鍵。
遇到急事、要事、煩心事、危難事,總是巴不得速戰速決,立馬見分曉。
可你發現沒有,越想快,好像就越會被各種困難絆倒。
最後結果就是,既把自己急得不行,事情又通常都辦不好。
有時候遇事冷靜,做到冷處理,才是最快的處理方式,也是給自己一個回旋的餘地。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某人得一寶貝紫砂壺,每夜都放床頭。
一次失手将紫砂壺壺蓋打翻到地上,
驚醒後,甚惱。
壺蓋沒了,留壺身何用?于是抓起壺扔到窗外。
天明才發現壺蓋掉在棉鞋上,無損。
恨之,一腳把壺蓋踩得粉碎。
出門,見昨晚扔出窗外的茶壺,完好挂在樹枝上……
看到了嗎,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樣,遇事就焦躁生氣是于事無補的,反而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不管遇到什麼事,什麼人,學會不生氣,才是生活的智慧。
古人雲: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學會遇事冷靜,不生氣,是一種本事,更是一種人生格局。
02
渡邊淳一在《失樂園》裡說:
“看問題的角度稍稍一變,價值觀也立刻随之改變了,以前認為重要的東西就變得無足輕重,相反,以前覺得不重要的東西忽然覺得寶貴起來”。
情緒有時候就是一把雙刃劍,你不控制它,它便吞噬你。正所謂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就是這個道理!
重慶某小區内,一對夫妻在家中争吵。随後妻子欲開車離開,丈夫怒氣沖沖地追出來張開雙臂攔在車的正前方。
下一秒,妻子情緒失控,加速了車子,丈夫重重地摔了出去,後腦勺着地,當場身亡。
事後,妻子被帶到警察局,整個人都是懵的,嘴裡反複念叨着:“如果當初,不那麼生氣就好了......”
很多時候人的狀态都是非理性的,尤其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很容易喪失基本的判斷力和自制力,很難能夠做出明智的思考。
如果不能盡快冷靜下來,就會錯失解決問題的機會,讓局面變得更複雜更難以處理。
我們在做決定前,不妨給自己一個冷處理的機會,人生也許就會少一份遺憾。
何為冷處理?
冷處理就是當你爆發惡劣情緒時,不要急着去做決定,而是把這件事晾在一旁,給自己三十秒、三分鐘、三小時,甚至是三天的時間去消化。
這并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不處理,而是給自己一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用一種更加務實的眼光、坦誠的姿态去解決問題,避免矛盾再次升級。
朋友曾跟我講過一段他的職場經曆。
剛入職那年,他被安排在公司采購部,當時的主管是個女生,看起來很年輕,說話做事也是輕柔溫和的樣子。一開始,個性風風火火的他對這種工作風格頗不以為然,覺得女主管多少有些缺少魄力,幹不成什麼大事。
直到有一次,他被安排和女主管一起接待一個外地來的供應商團隊。整個過程面對對方的各種刁難,女主管都沉穩冷靜的處理着,最後給對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促成了合作。
真正厲害的高手,是在任何處境下都能保持冷靜自持的人。
太過情緒化,容易自亂陣腳。
隻有讓自己沉得住氣,遇事不慌亂,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03
處世之道,最忌嗔和怒。
唯冷靜者,方能緻勝于千裡。
達爾文也曾說過:“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于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
倘若碰到指責你的人就生氣,遇到煩惱的事就生氣,讓這些影響幸福的消極情緒延續下去,那麼你也會同樣地消極下去,得不到幸福。
所以有時候也許并不是這世界不夠善待你,而是你用暴躁推開了世界。
從現在開始,别再讓暴躁的情緒毀了你的生活,其實你可以改變這一切。
下次遇到令你情緒波動較大的事情時,不妨給自己一個調整的時間,試着冷靜思考和處理。
簡單事不争吵,複雜事不煩惱,發火時不講話,生氣時不決策。
就像一杯就經過劇烈晃地的水,你隻有讓它先安靜一段時間後,它才能慢慢沉靜下來,恢複到澄靜狀态。
常言道:掌控了情緒,也就掌控了行為,掌控了行為,也就掌控了人生。
事從容則有餘味,人從容則有餘年。
餘生不長,擁有一顆冷靜從容的心,是我們在喧嚣忙亂的生活中,能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