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
《望嶽》/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譯文:
五嶽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彙聚其中,山南山北陰陽分解,晨昏不同。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看歸鳥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顯得渺小的群山。
《盤道通天》 T.130 泰山(4—2)四方連
作品賞析:
《望嶽》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律詩。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作者:杜甫 J.92 中國古代文學家(4—2)
作者:
杜甫(712一770),字子美,河南鞏縣人,唐代大詩人。早年漫遊各地。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杜甫一生飽經憂患,曆盡坎坷,晚年生活極為貧困。杜甫的詩大多反映下層人民疾苦。其詩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弊,思想深厚,境界廣闊,有強烈的社會現實意義,深刻地反映了時代特色,後世稱為“詩史”。其詩作在藝術上博采前人,融合衆長,形成特有的沉郁頓挫的風格。今存杜甫詩1400餘首,其中《春望》、《北征》、《麗人行》、“三吏”(《潼關吏》、《新安吏》、《石壕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無家别》)等最為脍炙人口。現有《杜工部集》。
這枚郵票是我國1983年8月發行的志号為J.92《中國古代文學家》其中的一枚。
畫面中杜甫衣着簡樸,坐于太湖石上,正提筆沉吟。畫面突出了對杜甫臉形和顔面皺紋及眼神的刻劃。幾條皺紋,埋藏着杜甫不幸的遭遇;沉郁的眼神,則流露着傷時感世的心情。
《大觀雄峰》 T.130 泰山(4—3)四方連
泰山以其獨特的人為景觀和迷人的自然風光,被納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名錄》
1988年9月14日我國發行了志号為T130《泰山》郵票,一套4枚。
這套郵票是五嶽系列郵票的第一套。畫家采用中國山水畫形式,巧妙地運用線條的先後、虛實、粗細、強弱等關系,準确地刻畫出了泰山景物的形體、結構、質感和空間,生動地展現出了泰山自然景觀宏偉博大的氣勢,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
《岱廟晴雪》 T.130 泰山(4—1)
《岱廟晴雪》(4—1)
将天神殿置于畫面近景,背靠巍巍泰山主峰,面對挺然古柏;雪後放晴,潔白如銀的山體朦胧虛化,古柏參天粗犷,神殿顯得更加莊重清雅,一片皚皚白雪,巧妙地将泰山的雄渾和建築的壯美融為一體,在神秘肅穆的氛圍中表現出了一種不朽的民族精神。
《盤道通天》 T.130 泰山(4—2)
《盤道通天》(4—2)
采用虛實映襯的藝術手法,讓泰山雄姿充滿畫面,南天門悠然立于巍巍的山巅,巧妙地渲染了泰山之高。畫面上,一條清晰可見的盤山小道,猶如遙挂在南天門上的雲梯,沿着陡峭的石壁,飄然直落地面,真是“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既真實地表現出了泰山十八盤的險,又洋溢着一種動人心魄的登攀情趣。
《大觀雄峰》 T.130 泰山(4—3)
《大觀雄峰》(4—3)
圖案拍攝了唐摩崖一個近距離的特寫鏡頭,岩石紋質清晰可見,石刻字迹隐隐在目,既富有泰山堆渾、渾厚的意境,又可領略到中華民族文化悠久的曆史氛圍。
《雲海日出》 T130 泰山(4—4)
《雲海日出》(4—4)
圖案右下角伸出的那塊巨石,即探海石,極目望去,雲海洶酒,朝霞如帶,一輪旭日已露出半圓形,瞬間即噴薄而出,氣勢雄偉,蔚為壯觀。整個畫面既描繪了泰山日出的自然奇景,也刻畫出了中華民族的性格特征,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郵票不僅僅是“郵資憑證”,也可以當作獲取知識的“百科全書”。郵票在弘揚中華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等方面,一直發揮着鑒古知今的作用。
我們都可以喜歡集郵。
參考資料:(1)中國集郵目錄。(2)頭條百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