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七言古詩贈汪倫

七言古詩贈汪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5 10:58:42

七言古詩贈汪倫?體裁:詩題文:,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七言古詩贈汪倫?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七言古詩贈汪倫(古詩詞贈汪倫)1

七言古詩贈汪倫

贈汪倫

體裁:詩

題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作者:

名字:李白

年代:唐代

描述: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翻譯: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别的歌聲。

原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譯文: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賞析:

賞析一:創作背景

此詩約為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李白當時自秋浦往遊泾縣(今屬安徽)桃花潭時所作,是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别詩。

賞析二:思想内容

此詩是李白于泾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曆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别詩。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别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賞析三:藝術特色

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後兩句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

《贈汪倫》不同于中國傳統詩中的含蓄蘊藉。而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

賞析四:語言賞析

“李白乘舟将欲行”表示詩人就要乘船離開桃花潭了。此處語言不假思索、順口流出,表現出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潇灑神态。“忽聞岸上踏歌聲”的“忽聞”二字表明了汪倫的到來,實屬不期而至。人未到而聲先聞,從那熱情爽朗的歌聲,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倫趕來送行了。這樣的送别,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 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系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就耐人尋味了。這兩句詩就地近喻,可見詩人把抽象的感情具體化了,令人感到形象可感,增加了詩的親切感。另外,李白還很善于把握受贈者的審美心理和藝術趣味。汪倫是一介普通的村民,李白就采用了通俗易懂、清新活潑而富于民歌色彩的語言。

賞析五:詩歌結構

詩的前半是叙事,描寫的是送别的場面;詩的後半是抒情,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考點:必背名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解釋:

關鍵詞:汪倫

李白的朋友。

關鍵詞:踏歌

唐代一作廣為流行的民間歌舞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關鍵詞:桃花潭

在今安徽泾縣西南一百裡。《一統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

關鍵詞:不及

不如。

關注公号德業堂,獲取更多學習資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