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一二十年來,作為中國書法愛好者們的最高組織中國書法家協會,存在一個普遍認識上的誤區,那就是——排斥唐楷。不管是中書協領導的引導講話,還是舉辦的各種書法展覽,排斥唐楷的現象非常明顯,他們給出的理由就是唐楷過于成熟,缺乏藝術性,不便于生發與再創新。
尤其是中書協領導層,能寫唐楷的少之又少,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講是不喜歡唐楷,不屑于寫唐楷,這樣就在無形當中形成一種偏見,一種對經典的歧視。沈鵬先生不寫唐楷,他的楷書《千字文》别是一番滋味,不好說。張海先生不寫唐楷,劉洪彪、張旭光、王镛等這些曾經的大佬們也不寫唐楷。
後來的蘇士澍主席是能寫一手顔體楷書的。中書協理事盧中南、孟繁禧也以唐楷見長,但畢竟隻是個别現象。最近中書協的原理事崔志強公然宣稱“唐楷就是美術字,那有啥可學的”!
在中書協裡為什麼會形成對唐楷的“鄙視鍊”?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點很明确就是——唐楷難以出彩,書協領導要在唐楷上作出點成績,皆非容易之事。
最近,書法主播墨公也談到這個問題,他認為中書協避開唐楷的原因是唐楷法度嚴謹,非常難學,沒有十年八年難以奏效,但現在的書協(不管還是國家級還是地方的)領導在位三五年,需要的是短時間見效果、出成績,自己去寫不能成名,組織别人去學也不好帶學生辦班掙錢,隻好退而求其次去寫那些名不見經傳的東西。
不過孫曉雲女士擔任中書協主席以後,她的思想觀念可能有一些變化,從她公開發言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二王”與唐楷的推崇,可以說她倡導的就是“捍衛傳統、回歸經典”。對于中書協一些人認為“唐楷就是美術字”的提法,她是極力反對的。孫曉雲公開講:“唐楷代表中國書法的正氣,那是經典,不容亵渎……嫁人就要嫁顔真卿那樣的!”
唐楷是中國書法史的一座不朽豐碑,它是中國書法繼晉代“二王”之後所形成的又一高峰。唐代楷書大家人才輩出,比如初唐歐陽詢,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稱“初唐四大家”,後來又産生了顔真卿、柳公權等楷書大家。唐楷是中國楷書發展的最高階段,代表了最高的水平。
唐代楷書對後世的影響巨大,唐以後出現的很多書法大家,基本上都是取法唐楷。過去一二十年中國書壇對唐楷的歧視,我們相信在孫曉雲主席的“捍衛傳統、回歸經典”的旗幟下,這種現象很快就會改觀。
各位網友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