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起源有多種說法,紀念屈原投江是較早也較為廣泛的一種。據傳,屈原被楚懷王流放後,見秦國攻陷郢都,憂憤交加,于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五日投了汨羅江,以身報國。後人敬仰和懷念他,在端午節,人們投食物于江中,以示讓魚和蛟龍吃而不傷屈原身體。
值得重視的是,“端午”一詞最早出現于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文獻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因此,有人認為現在的端午節,也是紀念周處。無論端午節真正的來源是哪一個,都凝聚着人民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傳統節日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态,千百年來綿延不絕,曆久彌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