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讀音 yú
⑴ 引進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意義相當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in, at, etc.]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氣出受阻而仍越過。本義:超過)⑴ 往;去 [go]
⑵ 取 [take]
-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周南·桃夭》
- 毛傳:“于,往也。” 予惟以爾庶邦于伐殷,逋播臣。——《書·大诰》
⑶ 如;好像 [look]
- 晝爾于茅,宵爾索陶。——《詩·豳風·七月》
《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 介如石焉,甯用終日,斷可識矣。——《易·系辭下》
- 于何(如何)
于 yú⑴ 介詞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榮譽歸于老師”;
c.對,如“勤于學習”;
d.向,如“出于自願”;
e.給,如“問道于盲”;
f.自,從,如“取之于民”;
g.表比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動,如“限于水平”
⑵ 後綴
a.在形容詞後,如“疏于防範”;
b.在動詞後,如“屬于未來
⑶ 姓。 起始:于姓,得姓始祖為于邘叔。
分布:主要分布在山東、黑龍江、吉林、遼甯等東北地區。
于姓在2002年全國人口普查中于姓人口有1141萬人,占全國人口的0.92%,姓氏排名仍為第二十八位。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子邘叔的封地邘國,屬于以國名為氏。據史籍《新唐書》的記載,周文王的繼承者周武王姬發成功克商之後,大舉分封諸侯。他将其第二個兒子姬誕封在故邘國舊址(今河南沁陽西萬鎮邘邰村),重新建立了姬姓邘國,稱邘叔。後來,邘叔的子孫後代就以故國名為姓氏,有的稱邘氏,有的則去邑稱于氏,史稱于氏正宗,是為河南于氏。
于 yú詞綴。嵌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面,不必譯出
“於” 另見 yū
- 以至于寸。——《後漢書·列女傳》
- 越于諸侯。——《國語·晉語》
- 以免于難。 可以免于難。
包含“于”的詞語◆ 于今 【yújīn】
[ up to the present since ] 至今例: 車站一别,于今十年
[ nowaday now ] 如今 到現在◆ 于思 【yúsāi】
[ thick moustache ] 常疊用,表現胡子極多◆ 于時 【yúshí】
[ for the moment then at that time ] 介賓詞組。在這個時候,當時例: 于時冰皮始解。——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 于是 【yúshì】
[ as a result therefore whereupon ] 緊接上事之後并由于上事而出現某種結果
包含“于”的成語◆ 不齒于人 【bù chǐ yú rén】
- 釋義: 齒:象牙齒一樣排列。不能列于人類。指被人看不起。
- (Cannot be listed in human beings. Refers to being looked down upon.)
出處: 宋·沈括《夢溪筆談·雜志》:“以為士人不齒,放棄終身。”示例: 燕人馬植,本遼大族,仕至光祿卿,行污而内亂,不齒于人。(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宋紀·徽宗政和元年》)
◆ 毀于一旦 【huǐ yú yī dàn】
- 釋義: 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毀掉。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一下子被毀掉。
- (All the kung fu in one day was destroyed. It means that the fruits of long-term labor are destroyed in one fell swoop.)
出處: 《後漢書·窦融傳》:“百年累之,一朝毀之。”示例: 百餘年辛苦經營的圓明園,毀于一旦,更是令人椎心泣血的莫大恨事。(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 嫁禍于人 【jià huò yú rén】
- 釋義: 嫁:轉移。把自己的禍事推給别人。
- (Blame others for your misfortune.)
出處: 《史記·趙世家》:“韓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禍于趙也。”示例: 他們這樣說,固然也許是因為失敗之後,嫁禍于人,或者因為自己變計,須有借口之故。(魯迅《兩地書》一○六)
◆ 業精于勤 【yè jīng yú qín】
- 釋義: 業:學業;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
- (Academic profoundness is derived from diligence.)
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随。”◆ 伊于胡底 【yī yú hú dǐ】
- 釋義: 伊:句首助詞;于:到;胡:何,哪;底:盡頭。到什麼地步為止(對不好的現象表示感歎)。
- To what extent ( exclamations of bad phenomena ).
出處: 《詩經·小雅·小旻》:“我視謀猶,伊于胡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