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陽節飲菊花酒,是古代重陽節的一種民間習俗,其寓意是強身健體求長壽。古人把菊花酒稱之為“不老方”,《太清記》中就記述了一種“不老方”謂:“九月九日采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重陽節是農曆九月九日,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意即長長久久,古人把菊花釀制成酒,每到重陽節時取出飲用,保健養生之餘也有祈求吉祥的寓意。
重陽節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習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起于上古,由杜康創造,另一說是起于漢初,源自宮廷。但不論何種說法,将菊花和酒緊密聯系,并賦予文化内涵、影響深遠的是晉代陶淵明。除了飲菊花酒之外還有簪菊花的習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頭上之外還可以吃,也可以佩帶于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等。這種習俗後來發展成各種變俗,如重陽節在門窗上挂菊花枝葉或貼剪紙,或者把彩缯剪成茱萸、菊花形狀來相贈佩帶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