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對偶句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對偶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30 17:47:42

王績,生于公元589年,字. 無功,降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時期著名的隐逸詩人,随唐大臣,文中子王通的弟弟。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對偶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1

王績打小好學,博文強記,隋開皇二十年(600年)。

十一歲的王績遊曆京都長安(今西安),拜見權傾朝野的大臣楊素。被在座的各卿名士稱為“神童仙子”。

個性簡傲,嗜酒,能飲五鬥,自作《五鬥先生》,時醉時醒,撰寫《酒經》《酒譜》各卷。

王績雖愛好廣泛,但其最突出的還是他的詩歌,被後世認為是五言律詩的奠基人。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對偶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

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能扭轉齊梁餘風,直追魏晉風骨。

《野望》是王績傳誦最為廣泛的一首詩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王績三仕三隐,這是他最後隐居期間作的一首詩。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對偶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

貞觀年間,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矛盾日溢激化,皇權之争浮出水面。

“玄武門”之變震驚朝野,一時之間人心惶惶,諸賢皆亡。王績因為對政治禍患異于常人的敏感,再次有了歸隐的想法。

這段時間,從入京到待诏,到久待不诏,再到“玄武門”兵變,心中苦悶更甚,政局動蕩朝不保夕的恐懼讓王績隻想盡快離開此地隐居。

野望:即眺望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對偶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4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首聯叙事兼抒情,總攝下面四句,并為中間四句寫景而做鋪墊。

東臯:地名,在今山西萬榮,王績棄官後隐居于此。臯:指水邊地。

薄暮:日落黃昏之際,代指傍晚

徙倚:徘徊。

王績棄官後,心期郁悶,在暮色裡的東臯放眼眺望,徘徊不定,思索着是再次出仕還是徹底歸隐。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颔聯互文見義,開始寫秋日靜景。

落晖:落日

疊句“樹樹”與“山山”對仗工整。相互映襯,承上啟下,淺白易懂,讀之節奏歡快,氣象頗遠。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對偶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5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頸聯寫秋野動景,以“驅”“返”“帶”“歸”等動詞襯托出秋日晚景的安祥甯靜。

犢:小牛,這裡是指牛群。禽:泛指獵獲的鳥獸。

王績看着放牧的人們驅趕着牛犢返回,獵人騎着馬帶着打來的飛禽歸來。

舉目相望竟沒有一人相識“相顧無相識”,于是高歌一曲,懷念采薇而食的隐士“長歌懷采薇”。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對偶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6

尾聯用典,據《史記. 伯夷列傳》,商未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齊在商朝滅亡之後,“不食周粟,隐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後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王績借此用典讓自己避世隐居的想法一捶定音,更加的堅定了自己避世隐居的想法。

《野望》這首詩取境開闊,風格清新,對仗工整,格律諧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詩之一。

全詩語言質樸清新,自然流暢,言淺味深,句句有力,是擺脫齊梁浮豔氣息的近體詩。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對偶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