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孔乙己一文中人物形象

孔乙己一文中人物形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5 12:44:09

孔乙己一文中人物形象(魯迅作品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是什麼)1

孔乙己是中國現代文學畫廊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人物形象。他生活在清朝末年,深受封建教育思想毒害,又沒有進學,是一個既不幸又很不争氣的人。小夥計是小說中的線索性人物,也是孔乙己悲劇的見證人。小說以一個12歲的孩子的口吻叙述故事,反映生活,更能體現情節内容的真實性。圍繞在孔乙己身邊的一群人中,掌櫃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他以取笑孔乙己為樂,把孔乙己的遭遇當做笑料,沒有絲毫的同情和憐憫。制造孔乙己悲劇的還有殘忍狠毒的丁舉人,他和孔乙己都是讀書人,在科舉考試的階梯上,他爬上去了,成為殘酷的壓迫者,就肆意毒打沒爬上去的孔乙己,以緻“打折了腿”,所以筆者認為,造成孔乙己悲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簡單地歸罪于封建科舉制度,諸如當時社會,國民對孔乙己的不接納,孔乙己自身鄙視勞動,不會營生等。

一、孔乙己的肖像描寫

為了孔乙己的出場,作者在一開始就為他搭起一個“表演的舞台”:魯鎮的鹹亨酒店。你可不要小看這酒店,它可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真可謂小酒店,大社會。光臨酒店的酒客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短衣幫,一類是穿長衫的。喝酒的方式也不同:前者是“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錢,買一碗酒……靠櫃台外站着,熱地喝了休息而穿長衫的則”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這不但顯現了當時貧富懸殊的社會背景,同時也巧設懸念:孔乙己屬于哪一類人呢?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孔乙己出場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一句承上啟下,也揭示了孔乙己特殊的社會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貧困,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和“短衣幫”一樣。“穿長衫”則含蓄地說明他還要硬擺“讀書人的架子”,羨慕闊綽地上層階級,輕視勞動人民,不願與“短衣幫”為伍。他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矛盾:“站着喝酒而穿長衫”成了他特殊社會地位的标志。“唯一的”說明他和酒店的上層人物和下層人都有距離,身份很特殊。在這一段裡作者集中筆力描摹孔乙己的外貌:“……他身材很高大,清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作者為他畫像,旨在叫這個年歲已老,飽受生活折磨,常遭欺淩侮辱的孔乙己走出來,好讓觀衆先睹為快。從這裡我們初步能感受到孔乙己的不倫不類。總之,初見孔乙己,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邋遢,懶散。

對孔乙己的肖像描寫還有一次就是在他被打折了腿之後最後一次到酒店的時候,兩相對照,更見悲哀。

孔乙己一文中人物形象(魯迅作品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是什麼)2

二、孔乙己的神态描寫

另外,作品還通過神态描寫來刻畫人物,主要是抓住孔乙己臉色的變化來寫的。小說共有四次寫到孔乙己的臉色:

第一次是在第四段,“孔乙己清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孔乙己是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殘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一生窮困潦倒,既未能進學,又不會營生,加之好喝懶做,(也不願去以勞動求生存)緻使其生活連溫飽也不保,窮的“将要讨飯”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會達官貴人的“滿面紅光”,隻能是“清白臉色”。這“清白臉色”的描寫,再配之以“又髒又破”的長衫,不僅形象地刻畫了孔乙己的社會地位,而且為下文進一步刻畫孔乙己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做了鋪墊。

第二次寫“臉色”是在有人揭發孔乙己偷了書的時候:“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争辯道:竊書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清白臉色,但當有人肆意取笑他,揭他短時,他就“漲紅了臉”,竭力争辯,企圖維護自己“讀書人”的面子。這“漲紅了臉”的描寫,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遭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慣偷,而隻是偶而為之。

第三次描寫“臉色”是在有人問他“你怎麼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的時候:“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臉上為什麼呈“灰色”?如果說孔乙己因偷東西被打得鼻青臉腫,那是肉體上的傷疤,那麼沒有考取功名,便是他精神上的傷疤。酒客取笑他偷東西時,他還與之争辯,可酒客取笑他“撈不到半個秀才”時,他“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這就充分表現了孔乙己靈魂深處的瘡疤被戳痛時的失望,頹唐的悲涼心理,顯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所産生的頭腦僵化,迂腐不堪的習性。

第四次描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他被丁舉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時候:“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這“黑而且瘦”的臉色,加上用手“走”來,可想而知他是怎樣在受盡了折磨之後死裡逃生,苟延殘喘活下來的。當掌櫃取笑他時,他隻是低聲應答掌櫃的讪笑,露出懇求的眼色,顯現出他橫遭摧殘後那種畏懼,害怕,絕望無告的心境。這裡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犧牲品的悲慘畫面。孔乙己的臉色由青白而紅,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邏輯發展。作者通過對人物神态變化地推寫,形象地刻畫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同時對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突出小說的主題思想,都起着重要作用。孔乙己的形象之所以曆久不衰,受人喜愛,還因為對他獨特的語言,動作的描寫。

順便講一下小說情節設計的巧妙:通過孔乙己在酒店的四個生活片段展開情節,即:(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東西。(2)酒客譏笑孔乙己沒有進學。(3)孔乙己教小夥計識字。(4)孔乙己分茴香豆給孩子們吃。我們來看看孔乙己都說了哪些話。當酒客取笑他偷東西時,他争辯:“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可是,當人們嘲笑他“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時,這時他嘴裡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即使跟孩子說話,也是“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迂腐不堪,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後來,被丁舉人打折了腿,酒客取笑他,他卻說是“跌斷,跌,跌……”謊言來維護自己的尊嚴,自欺欺人,并懇求掌櫃不要再提可見封建制度無情的摧殘了他的肉體和靈魂他卻麻木不仁至死不悟當然我們從孔乙己的語言動作中也能看到他誠實的一面。動作神态描寫方面,如通過孔乙己手酒客戲弄時神态的先後變化,極其傳神地刻畫了他始終把往上爬,追求功名利祿當做人生第一要義的思想。通過描寫孔乙己教“我”識字和給孩子們茴香豆吃的動作,神态刻畫了他心地善良的本質。

孔乙己一文中人物形象(魯迅作品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是什麼)3

三、孔乙己的性格特點

正如魯迅對孔乙己、阿Q之流的評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其社會遭遇說,的确“哀其不幸”;就其個人靈魂說,又是“怒其不争”。改造社會,必先改造國民。如果說“狂人”是一個開始自覺地“真正的人”典型,那麼,孔乙己隻是一個麻木的需要拯救的靈魂典型。深刻認識孔乙己,就是深刻認識國民的“愚弱精神”,最終達到“立國先立人”目的。造成孔乙己悲慘遭遇的根本原因,是其性格矛盾的悲劇性沖突。

1.内心自尊與自卑心理的碰撞

内心自尊與自卑心理的碰撞決定了孔乙己必然自欺欺人、故作清高和迂腐麻木的性格。孔乙己熱衷科舉,一心向上爬,雖“皓首窮經”卻名落孫山,因不會營生而“弄到将要讨飯”的地步論理說,如果能夠脫下長衫加入到“短衣幫”裡并同他們真正混為一類,那麼他絕不至于成為被衆人嘲弄取笑的對象。但是,孔乙己卻自視高人一等,不肯脫下那件“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而标志着他讀書人身份的長衫。就連人家揭他偷書的瘡疤,他也以自以為榮耀的“讀書人”的身份作盾牌去抵擋别人的羞辱。這必然招緻孔乙己難以逃避的不幸。他可以不搭理别人“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了新傷疤了”的起哄,也可以看着問他:“你當真認識字麼”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但是,他卻無法回避别人“親眼見偷了何家的書,吊着打”的事實,更無法回避“連半個秀也撈不到”的失意。不肯承認自己的劣行,更不願正視自己的無能,讀書人強烈的自尊意識與“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的自卑心理交織沖突,便使孔乙己“睜大眼睛”“漲紅了臉”“青筋條條綻出”地争辯,以抵抗别人的起哄維護自身人格和尊嚴。從“竊書不能算偷……”到“君子固窮”“之乎者也之類”。

2.要強于懦弱的矛盾性格的沖突

要強于懦弱的矛盾性格的沖突注定了孔乙己必被嘲弄羞辱的尴尬處境。孔乙己無名無功、無錢無勢,僅是一個窮書生。倘若對旁人的嘲弄完全裝聾作啞、閉口不應、逆來順受,那麼,便不可能激起人們極大的興趣,也不至于“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在自身性格的沖突與環境的沖突中,成為人們取樂的對象,讓人感到“是這樣的使人快活”。

3.好吃與懶做的性格沖突

好喝與懶做的性格沖突決定了孔乙已必然小偷小的返習和由此的悲劇、在建社會裡,特别是在科舉制度下,“書中自有黃金屋”,知識分子可以通過科舉進入剝削階級統治階層,從而不勞而獲的占有社會物質生産的勞動成果。孔乙己“好喝”與“懶做”性格的沖突面臨三種解決方法的選擇:一是以更多的勞動換取較多的生活資料以滿足享受;二是放棄貪圖享受的欲望而甘于貧困;三是以非正當的方式即以正當勞動之外的方式去占有生活來滿足欲望。孔乙己選擇了第三條途徑。盡管“他身材很高大”,但卻“不會營生”,“于是愈過愈窮”弄到“便免不了偶爾做些偷竊的事”,最後“自己發昏,竟偷到了丁舉人家去了”,被“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四、孔乙己的現實意義

現實生活中,孔乙己悲劇還在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上演,隻是很少有人注意到罷了。透過現象揭示本質,聯系現實思考價值規律,才能促進人的發展和完善,推動社會的進步和文明。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魯迅“立人”思想實際上就是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思想,是建立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多種形式的封建殘餘僵化思想和現代版的極端功利思想,影響着今天的社會思潮,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學而優則仕”、“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唯讀書論”;走向另一個極端的“萬般皆上品,唯有讀書低”的“讀書無用論”;“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官僚主義思想:“,高高挂起”、“各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社會冷漠思想。不少的社會弱勢群體,急需社會扶助。為,國家社會應注兩點:①掉形成正确的社會爽論引導健康科學文明思潮。②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如就業、醫療、住房、保險、養老等。實現個性自覺,尊重,也尊重他人,獨立思考,真正成人。所以,一個人有了這樣的意識,他就具有了真正的勇氣,他就可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了。他也就可以擁有“一個人走自己的路,讓别人說去吧”這樣一種坦蕩的胸懷了。孔乙己的悲哀即在于他的“不自覺”和“缺乏”獨立思考他僵化死守讀書求仕的理想,遭受失敗後又不改初衷,盲從社會落後評價,依然深陷痛苦不求自贖,正所謂“哀莫大于心死”,直至悲慘死去。分析孔乙己命運原因,值得借鑒思考的有三點:①自覺自醒,轉變觀念。家長和學生應扭轉“學而優則仕”、“重視知識輕視能力”、“重視人才輕視人品”等觀念;②自我定位,自我調适。樹立理想符合社會需要,就不會“英雄無用武之地”;适應形勢,就不會職業歧視,擇業艱難。③獨立思考,自立自強。每個個體都有充分發展自我、享受幸福的權力,同時,學校教育應是大衆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學校教育應是引導個體充分發展的平台,不應成為個體命運的主宰。否則,學校就可能傳播另種形式的孔乙己思維,培養造就今天的孔乙己。筆者認為學校教育應強化三點思考:①尊重個性,平等教育。不要歧視“差生”溺愛“優生”;不要重視文理,輕視藝體;不要重視普教,輕視職教。②注重人格培養。有德無才的人是脆弱的,但有才無德的人,更是危險的教育要五有并重,尤其不能忽略健全人格培養。③健全教育體系。建立多層次多領域的教育體系,就為社會個體搭建了各自充分發展的合适的平台。

總之,“小說主人公孔乙己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知識分子。”是一個苦人形象,他窮困迂腐,滿口“之乎者也”,賣弄自己的一點知識以緻被人嘲弄同時他又染上了一些惡習,好喝懶做,偶爾幹些偷竊的事,以緻被人打折了腿貧苦寂寞而死作者對他是寄予同情的。

孔乙己的悲劇理應歸咎于封建科舉制度,歸咎于他生活的那個社會,(國民對孔乙己的态度:取笑,冷漠,沒有絲毫的同情,還把他視為笑料,從大人到孩子都不接納他。)但筆者認為孔乙己本人也難辭其咎。試想,當時在封建科舉考場上名落孫山者,何止孔乙己一人也,雖然說,封建思想宣傳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可是做不了勞心者,還可以回過頭來做個勞力者嗎,憑着孔乙己“很高大”的身材,完全可以實現自食其力,可他就是不争氣,口頭上說“君子固窮”背地裡卻幹起偷竊的勾當難怪作者在哀其不幸的同時又怒其不争。

孔乙己一文中人物形象(魯迅作品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是什麼)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