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普遍都知道,寶寶到了一定年齡,就需要慢慢分床、分房睡了,這樣既有利于爸爸媽媽休息,也有利于培養寶寶的成長。
但一般幾歲孩子需要獨立睡呢?答案是3歲後考慮分房睡。孩子在3歲以前屬于心理學上說的依戀期,3歲前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單獨睡孩子會容易缺乏安全感。而3歲以後孩子開始逐漸社會化的過程,孩子3-6歲時,家長應盡量和孩子分床睡,逐漸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尤其是異性家長,長期與孩子同睡,遲遲不跟孩子分床會引發孩子性早熟,妨礙正常的心理發展。
圖1
遲遲不分床的危害!
1.可能影響孩子健康
年齡偏小的寶寶身體嬌弱,爸爸媽媽睡眠中的翻身、蹬腿動作有可能會傷到寶寶,另外成人打呼等習慣對寶寶的睡眠質量會有很大影響。
2.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圖2
那如何正确順利做到分床、分房?
1.先分床再分房,從小培養孩子在自己小床上睡,将小床挨着大床挨着自己。
2.讓孩子參與布置小窩的過程,床上放孩子熟悉的玩具和被褥,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3.孩子分房時,給孩子留點燈光,大人不要鎖房門。
4.睡前在孩子房間陪伴入睡,講故事,營造良好安全的睡覺氣氛,形成固定睡覺時間跟習慣。
5.跟孩子做個小約定,一起履行約定,堅持原則不輕易放棄,一次兩次随意放棄計劃以後想分離更難做到!
圖3
正常情況下,讓孩子分床睡絕對不會那麼輕松,各種反悔、哭鬧肯定少不了,這時候爸爸媽媽們還是要多點耐心,不可過于強硬,細心引導。分床、分房,不隻是“分開睡”那麼簡單,孩子總是在一次次的分離中成長,分床分房是孩子的成長的開始,預示着第一步的獨立,爸爸媽媽切不可忽視這個關鍵的一步哦!
圖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