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慢的讓人想吐槽國産電視劇

慢的讓人想吐槽國産電視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5:17:09

慢的讓人想吐槽國産電視劇?《覺醒年代》《山海情》《人世間》……近年來,越來越多内容紮實、口碑“爆表”的國産劇走進觀衆視野在各類社交媒體上,關于國産劇的話題也不斷引發熱議,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慢的讓人想吐槽國産電視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慢的讓人想吐槽國産電視劇(好看到不想快進)1

慢的讓人想吐槽國産電視劇

《覺醒年代》《山海情》《人世間》……近年來,越來越多内容紮實、口碑“爆表”的國産劇走進觀衆視野。在各類社交媒體上,關于國産劇的話題也不斷引發熱議。

年輕人心中的優質國産劇具備哪些特質?他們期待國産劇朝着怎樣的方向發展?中國青年報社出品的新一期《參數》節目中,幾位青年嘉賓分享了他們對于國産劇的看法和期待。

年輕人愛上國産劇

“我平常很喜歡看電視劇,尤其是國産劇。”1999年出生的王芷萍是一名國産劇愛好者,尤其喜歡懸疑推理類型的劇集,曾“N刷”《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等影視劇。

北京大學電影專業研究生崔佳璇同樣關注國産劇,她會通過朋友推薦或者劇評挑選感興趣且口碑較好的劇集,觀看前兩集後再決定是否繼續追劇。近些年來,《愛很美味》《小歡喜》《夢華錄》等電視劇都讓她印象深刻。

從事會計工作的王凱然今年29歲,作為曆史愛好者的他最喜歡的劇集莫過于國産曆史劇,“我從很小的時候便和父母一起看影視劇,雖然現在看劇頻率比不上之前,但一直在關注一些好劇。除了最喜歡的曆史類古裝劇,偶爾會看一些諜戰劇、家庭劇及情感劇。像近些年的《山河月明》《清平樂》《巡回檢查組》我都看過”。

就讀于南京某高校廣播電視專業的大學生劉玉婷(化名)覺得,現在的國産劇有很多吸引人的亮點,“我發現近幾年很多劇集的視聽風格趨向電影化,越來越多國産劇開始使用電影畫幅比,色調也變得更加好看,整體畫面質感提升了不少”。

今年27歲的沈悅經常會利用閑暇時間觀看國産劇,“近幾年國産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小歡喜》,講述的是家庭、親情、友情等熱門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話題,我也會被劇中‘教育理念’‘中年危機’和‘社會關系’這些話題牽動,這部劇仿佛就是我們真實的‘生活寫照’”。

國産劇用什麼打動青年觀衆

王芷萍覺得,近兩年來國産劇的品質相對提高了,“一個很明顯的感受是在演員的演技上,演員不再是隻有流量、沒有演技。現在的大部分劇,能看到很多有演技的年輕演員和中年演員。比如之前熱播的電視劇《人世間》,沒有一個所謂的當紅偶像,各種‘老戲骨’對戲可以說是‘神仙打架’,觀衆的情緒也不自覺地跟着劇中的角色一起變化”。

沈悅關注到,國産劇的題材相比于之前更加豐富,弘揚正能量價值觀的國産劇變多了,“一度出現的‘穿越劇’‘古裝劇’紮堆兒的情況不複存在,都市劇、青春劇、年代劇等類型的劇集變得更加豐富,像《覺醒年代》很好地傳遞了正向價值觀、引人思考,《大江大河》《山海情》等電視劇也都是立意深刻又耐人尋味”。

“我覺得現在很多劇集從内容上來說更加接地氣、講真情、會抓人,劇情的主旨和聚焦的事件越來越親民,也緊跟社會熱點。”崔佳璇認為,現在國産劇更加重視好故事,劇情變得更加緊湊、不拖沓,“現在一些人會倍速播劇,但我不太喜歡這樣,還是想尊重作品本身的節奏。我感覺近年來國産劇的節奏明顯提升,冗雜多餘的片段明顯減少。例如今年年初播出的《愛很美味》,就可以稱得上是一部短小快的好劇”。

崔佳璇也驚喜地發現,國産劇總體在往“群像感”的道路上前進,“很多劇集中,配角的故事越來越精彩,劇中可有可無的角色幾乎不見,‘小人物’的劇情線也格外吸引人,單獨放大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令人感動之處”。

王凱然覺得,從制作上來說,國産劇變得更加精良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幾年曆史劇的服化道跟以前比,真的是取得了長足進步。我能感覺到很多曆史劇在制作上非常用心,比如《長安十二時辰》,對服化道還有禮儀的考究,讓我仿佛看到了開元天寶年間的大唐”。

王芷萍也發現很多電視劇在服化道上越來越精細美觀,“電視劇《夢華錄》裡面的人物穿的衣服都很古色古香,在展示茶文化時的茶器也都是很精美的,把傳統文化很好地融入進了劇集中”。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發布的調查顯示,63.9%的受訪者覺得近兩年來國産劇的品質提升了。大家認為國産劇品質的提升主要表現在演員演技在線(55.3%)、正能量(52.9%)、内容吸引人(48.4%)、劇情緊湊(46.1%)等方面。

期待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好劇出現

“以前的很多國産劇之所以至今看起來仍是經典,是因為故事精彩、角色豐滿且演員表演得到位,而在這些方面,現在的國産劇仍然有很多提升的空間。”王凱然說。

崔佳璇覺得,雖然現在很多國産劇更具“群像感”,但仍存在人物不夠立體、過于依靠粉絲流量等問題,“部分劇作的主角特質千篇一律,給人以不真實感。希望劇中角色能多一些真實的喜怒哀樂。而且有的劇太過依靠流量,忽視了劇作本身,粉絲基礎不應與演員能否擔任這個角色挂鈎”。

“國内很多經典電視劇的續集做得并不到位,大部分讓人感覺隻是在套殼,注水情況也比較嚴重。”劉玉婷覺得,國産劇中有很多優秀的作品,但這些IP如何做好延續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王芷萍表示,作為觀衆,更希望看到有誠意的作品,“現在部分電視劇老是一味地翻拍經典,在題材和内容方面,我覺得可以更多元、更反映社會現實。另外就是在演員的選定上,應該更多地去貼合這個角色,更有演技”。

社調中心的數據顯示,對于國産劇,57.5%的受訪者期待内容創新,更豐富,50.6%的受訪者期待拍攝更多元題材,49.7%的受訪者期待貼近大衆生活,49.2%的受訪者期待挖掘更多有演技的演員。

崔佳璇對國産劇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她希望能出現更多具有中國特色、屬于國産劇獨有風格的好劇,講述先打動自己而後打動觀衆的故事。

王凱然非常期待國産劇能湧現更多好的劇本,影視劇市場能更看重演員演技而不是顔值和炒作,誕生更多值得反複觀看、值得推敲的影視劇作品。

劉玉婷希望國産劇在拍攝題材上可以更加創新,“現在國産劇裡很多熱度高的劇集還是古裝劇,非常期待能有更多不同類型、不同行業、不同年代的國産劇,引發大家更多關注和讨論”。

“在前期創作上,編劇應該體驗生活、洞察人心,唯有足夠多的生活體驗才能寫出不虛浮的劇本,創作出更多具有真情實感、人物立體、劇情節奏不拖沓的好劇。而人物的塑造是重中之重。讓觀衆從劇中找到自己,無論是代入主角還是配角,能讓人産生情感上的共鳴才是好劇。”崔佳璇認為,在前期創作和後期制作上,國産劇有很多可以進步的地方,“後期制作上,希望可以早日擺脫過重的濾鏡,展露出人物真實的外在狀态,會讓觀衆感到更舒适,而且要減少劇集中注水和無用的片段”。

“國産劇的更疊速度在變快,這很容易導緻劇集質量變得良莠不齊,我最希望的就是國産劇能夠堅持初心,注重品質,将‘東方美學’發揚光大。”沈悅說。徐丹陽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