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有古代的學曆。現代教育有現代的學曆。現在的人往往好奇,想知道現代的學曆等于古代的什麼學曆,或者,古代的學曆等于現代的什麼學曆?這隻有通過對比比較才能知道。對于這個問題,稍加思考或研究,就可以得知:古代學曆和現代學曆,是不能夠對比對應的。因為,要對比比較,就要有一定的若幹的相關因素或方面來對應,才能對比比較的。首先,古代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及教學難度等方面,就不能或很難與現代教育來比較。其次,古代教育沒有嚴格或統一的學制年限規定,也就無法與現代教育來比較了。那麼,如果一定要勉強地比較的話,隻能從能夠對應的一些方面來相對地比較了,比如,考試級别,即組織考試的行政單位級别、相關學曆的相關待遇等等。
我們先看一看古代都有哪一些學曆以及相關的要求:
科舉時代的學曆從低到高有: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分三甲三等)、狀元。
1、童生:古代一般8---15歲孩童開始上學,先識字、寫字、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識字課本,然後學習四書五經等國學經典,再學習寫八股文等應試技能,參加并通過院試裡的縣、府(相當于市一級)兩級考試,才能成為童生。
2、秀才:取得童生資格後,參加并通過省學政主持的省級院試,才能成為秀才。
3、舉人:秀才參加鄉試(省級考試),合格者成為舉人,具備做官資格,可以做官。
4、貢士:舉人參加在京城由禮部欽差大臣主持的會試,通過者成為貢士。
5、進士:貢士參加在皇宮由皇帝主持的殿試,通過考試者成為進士,分為三個等級。
6、狀元:進士一等裡的第一名,由皇帝禦筆欽點為狀元。
據有關資料,(某時)秀才全國約有三萬到五萬人。秀才也稱“生員”,隻是一種資格考試,考上之後可以參加鄉試,而且要不斷的考試才能維持自己生員的身份。
據查,清代全國一共建立了二十三個省,其中内地十八省為沿襲舊制或以舊制為基礎,其餘在邊境并為清末所置。據統計,每次鄉試每個省大約考取100-200個舉人;據此推斷,每次全國舉人總數大約3000-4000人。
進士的錄取約為舉人的5%左右,每年約合150-200人。
對比清朝的人口約合2億(乾隆30年左右),每年秀才的比例約為萬分之2.5,舉人約為萬分之0.25,進士約為萬分之0.01左右。
根據有關資料,中國科舉時代平均每兩年産生大約1名狀元,按照以上2億人口計算,每年的狀元人數占全國總人口數約4億分之一!
其實,嚴格說起來,狀元并不是一種學曆,而是一種榮譽稱号,即科舉考試最後一級或最高一級考試合格者裡邊優等生裡的優等者或尖子生中的尖子,也就是進士第一名。
除了狀元,科舉考試裡不同級别的第一名分别為:
院試裡的縣試第一名叫“縣案首”,府試第一名叫“府案首”,院試第一名叫“院案首”。其中,縣案首和府案首是童生第一名,院案首是秀才第一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是舉人第一名。
會試第一名叫會元,是貢士第一名。
另外,還有幾種與古代讀書人身份有關的名稱:
文童,就是童生,是具有考秀才資格的讀書人。
生員和茂才,是秀才的不同叫法。
廪生,是沒有考中舉人的秀才,經過考核認定的優秀的秀才,可享有國家一定的生活補助,如《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具有一定資曆和條件的廪生,可以升為貢生。
貢生,是從全國沒有考中舉人的秀才裡選拔優秀者進入國子監學習的讀書人,也稱監生,其級别高于秀才而低于舉人,屬于副榜舉人或副舉人。據說蒲松齡曾經也是一名貢生。
監生,貢生的另一種叫法。據說,監生不得參加會試。監生學習期滿後,可由禮部直接選拔任命官職。
我們再來看一看現代教育學曆及相關方面:
現代的學曆從低到高有: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大專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研究生。
現在,孩子一般6周歲(曾經7周歲)入小學,讀6年書,經過學校或聯校(鄉鎮一級教育部門)組織的考試,就可小學畢業。
小學畢業生升初中,按規定,不考試,根據就近居住劃片就學,入學後學習3年,通過縣一級教育部門組織的考試,即可初中畢業。
初中畢業生可以考中專,也可考高中。中專畢業生的學曆與高中畢業生相同。
初中畢業生考高中,通過市一級教育部門或省一級教育部門組織的考試,考取入學後,在校學習3年,通過省級教育部門組織的考試,即可高中畢業。
高中畢業生考大學,參加以省為單位組織的全國統一考試,考取後,在校學習4年,經過在讀大學組織的畢業考試,即可大學畢業,獲得大學本科學曆并獲得學士學位。大學畢業生曾經由國家分配工作,成為“吃皇糧”的國家工作人員,退休後享受養老待遇。現在,大學畢業生需要自己拿着畢業證和學位證書自己找工作,待遇與以前相同。
高考成績差一點被專科大學錄取,學習三年,畢業後,獲得大專學曆,沒有學位。大專畢業生,可以參加工作,但難度大一些,待遇也低于本科大學生。
大學畢業生考碩士研究生,參加全國統一考試,考取後,學習3年,經所在大學考試合格後,研究生畢業,獲得碩士研究生學曆和碩士學位。
碩士研究生考博士研究生,考取後,學習3年,畢業後成為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考博士後研究生,考取并學習畢業後就成為博士後研究生。
基于以上對于科舉時代學曆的了解,我們現代人就會對古今學曆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認識。
明朝後期,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窦長期居住在中國,對科舉制度認識比較全面。他将科舉制度與西方學位制度做了比較:“中國士大夫第一種學位與我們的學士學位相當,叫做秀才。第二種學位叫舉人,可以和我們的碩士相比。中國人的第三種學位叫做進士,相當于我們的博士學位。”
我不贊同利瑪窦的觀點。我覺得他的看法不準确。我的看法是:
通過縣試的童生,相當于現在的小學畢業生。
通過府試的童生,相當于現在的初中畢業生。
通過院試的秀才,相當于現在的高中畢業生。
沒有通過鄉試,即沒有考中舉人的落榜秀才中的優秀者,可選拔為貢生,相當于現在的大專生。
通過鄉試的舉人,相當于現在的大學畢業生。
通過會試的貢士,相當于現在的碩士研究生。
通過殿試的進士,相當于現在的博士研究生。
陝西成人在職學曆提升-專升本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