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臘肉、灌香腸、掃屋、貼春聯、賞臘梅、守歲團年等。
1、熏臘肉、灌香腸:殺好的年豬很大一部分都被拿來做臘肉、香腸了。炕臘肉的時候,一堆人圍着火坑,守着熏肉,很有過年的感覺。香腸制作完成後還要一邊灌肉一邊用針紮香腸放氣。
2、掃屋:掃塵,又稱掃屋、掃房、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過年傳統習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
3、貼春聯: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是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年紅”中一個種類。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我們過年的重要習俗。
4、賞臘梅:重慶在中國有山城和霧都的稱号,在那裡過春節,最明顯的标志就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臘梅花。春節在家裡擺上淡黃色的臘梅花,其花瓣帶有清香的味道有過年的氛圍。
5、守歲團年: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中國漢族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 ”,新年前除夕夜晚守歲團聚過年。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燈燭,合家歡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财富充實。
春節美食
1、餃子:是我國一種曆史悠久的傳統民間飲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每逢新春佳節,餃子必定成為年夜飯上不可缺少的佳肴。
2、年糕: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曆史。據說年糕最早是用來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的,後來才發展成為春節食品。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谂。”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3、元宵:元宵,在曆史上有很多名稱,而南北方對其稱呼也各不相同。各地制作的種種元宵,雖然風味各異,但均帶有團圓的寓意和象征,為廣大群衆所喜愛,已經成為元宵節不可或缺的節日美食。
4、臘八粥:臘八粥現又稱八寶粥,用料以桂圓、苡米、麥片、糯米、綠豆、紅豆、芸豆、花生等八物(也可選自己喜愛的如芡實、栗子等)。
5、春餅:漢族立春飲食風俗。春餅是面粉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最早,春餅與菜放在一個盤子裡,成為“春盤”。立春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