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來自印度的宗教,佛教在進入中國後進行了徹底的本土化,已經成為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禅宗的很多理論也被無數人熟悉,六祖慧能的著名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更是家喻戶曉。
其實佛教在進入中國後分裂成了多個教派,隻是禅宗的知名度最大,普通人才有所了解。
而和它在信衆數量方面不相上下的密宗,大衆就知之甚少。此二者雖然同出一門,卻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藏傳佛教有着鮮明的特點,它大小乘兼學、顯密雙修、見行并重的宗教體系與禅宗大相徑庭。
很多人雖然通過文學和影視作品知道了它,但具體細節卻一概不知。
比如大衆都知道藏傳佛教有着活佛傳承體系,也清楚其中有“達賴喇嘛”和“班禅額爾德尼”兩個派别。但是它們彼此的區别以及地位的高低很多人就不明所以了。
本是同根生
要分清楚“達賴喇嘛”和“班禅”的地位高低,首先需要搞清楚藏傳佛教為什麼會有活佛制度。
佛教從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後,有兩條傳播路線,一條是穿過河西走廊進入長安;另一條則是翻過昆侖山傳入青藏高原。
後者多年的遺世獨立形成了和中原完全不同的宗教、民俗與文化,佛教與之融合後也變成了一個迥異于本土的新教派。
活佛制度之所以出現和寺廟的繼承有很大關系,和中原地區早早進入封建社會不同,青藏高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停留在部落制度和奴隸社會。
這樣的社會結構下,宗教神職人員的地位往往極高,很輕易就能積累大量的财富,甚至獲取比肩世俗君王的權力。
密宗在西藏占據主導地位之後,它的宗教領袖就有了不遜于王族的權柄。
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難題,當一個寺廟的方丈故去後,它的信衆和财富應該由誰來繼承?
因為繼承權而引發的争議導緻很多密宗派系分崩離析,一直到1288年,噶瑪噶舉派首創活佛轉世制,才一舉解決了困擾許久的難題。
這個制度邏輯清晰、操作簡單,而且帶着至高無上的神學色彩,效果立竿見影。
其他密宗教派如甯瑪派、覺囊派、格魯派紛紛吸收了這個制度,将它寫進了教義中。
很長一段時間裡,藏傳佛教的發展都是非常混亂的,各大派系林立,彼此間沖突不斷。
直到元朝成立後,整個青藏高原被它統一,密宗的各大派系才開始融合和壯大。
經過一系列的辯經和對抗後,格魯派成為了藏傳佛教的正統,它就是後來盡人皆知的黃教。
而完成這一壯舉的正是宗喀巴大師,作為密宗教義的集大成者,這位高僧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對經典的梳理。
随後他還制定了各項戒律,讓密宗的組織變得嚴密有序。
憑借突出的貢獻,宗喀巴大師成為了密宗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高僧大德,其美名至今仍為所有藏民傳頌。
而在他圓寂後,其大弟子賈曹傑威望極高,毫無争議地繼承了宗喀巴的衣缽。可惜這位大師當時年事已高,很快就追随師傅而去。
宗喀巴大師一生有教無類,收了多名弟子,隻可惜剩下的弟子中沒有一個能完全服衆的。
其中二弟子克珠傑和關門弟子根敦朱巴各有千秋,他倆的身邊都有大量的追随者。
最終格魯派還是分裂為兩支:二弟子克珠傑繼承了甘丹寺,後被追認為一世班禅。
而根敦朱巴則創建了紮什倫布寺,他的佛學造詣精深,幾年之内就站穩了腳跟,在清朝被追認為一世達賴。
之後,這兩個派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活佛繼承制,給西藏留下了“達賴喇嘛”和“班禅額爾德尼”兩大傳承體系。
來自朝廷的冊封看到這裡,相信不少人會有疑問,為什麼“達賴”和“班禅”都是追封的,他們的封号到底是如何産生的?
事實上,密宗兩大活佛體系很早就建立,但是它們正式命名都在幾百年以後,而且都是中原皇帝親筆禦題的。
格魯派分裂之後,達賴和班禅選擇在不同的區域傳教,這兩派之間雖然不至于勢同水火,但也形同陌路。
班禅系繼承了宗喀巴大師的正統,一開始它的發展更好,在西藏民間極有影響力。
但是達賴一系傳到第三代後,出現了一位青史留名的人物,讓這個派系後來居上。
這位三世達賴就是中蒙和平的推動者,大名鼎鼎的索南加措。他繼承派系首領的時候正趕上蒙古土默特部進攻青海,後者的首領俺答汗是個虔誠的佛教徒。
俺答汗入主青藏高原後,虔誠拜訪了索南加措,邀請後者講經,一來二去之間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但是索南加措對俺答汗肆意屠戮中小部落,濫殺無辜的做法非常不滿,多次勸解無果。
這個時候,明朝悄悄派使者拜訪了索南加措,希望他可以引導俺答汗放棄入侵中原。
身具佛心的索南加措對這個和平請求欣然允諾,他借着講經的機會不斷“洗腦”俺答汗,讓他放下心中執念。
1578年,徹底皈依佛門的俺答汗放下屠刀,撤兵回歸蒙古。
消息傳到北京後,萬曆對于索南加措做出的巨大貢獻非常贊賞,第一時間下令封賞。
禮部商議後正式決定承認索南加措的宗教和世俗地位,并且賜給冊封金冊,給予其“達賴喇嘛”的封号。
得到了中原王朝的認可,索南加措在青藏高原的地位節節攀升,一舉成為密宗領袖,接着便立馬追封了“一世達賴喇嘛”和“二世達賴喇嘛”。
此後,達賴活佛與中原王朝的聯系就變得非常緊密。即便後者出現朝代更叠,他的地位也不受影響。
公元1652年,第五代池巴羅桑嘉措進京面聖。順治為其頒發了“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但喇達賴喇嘛”的金冊和金印。
有了清朝的背書,達賴一系的影響力繼續水漲船高,在西藏擁有了近乎超然的地位。
但是“達賴喇嘛”一家獨大的局面并沒有持續很久,中原王朝對他們一直頗有戒心。為了防止生變,皇帝最終決定為其扶持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
而無論從曆史地位、民間影響力還是佛學造詣來看,班禅一系都是最好的選擇。
1713年,康熙正式為五世班禅羅桑益西頒布金冊冊封。至此,“班禅額爾德尼”這個封号正式确立,開始和達賴并駕齊驅。
達賴與班禅的地位對比因為教派曆史和中原王朝的插手,“達賴”和“班禅”之間的關系可謂錯綜複雜,兩者的地位劃分也模棱兩可,難以明确。
不過能肯定的是,中原王朝給出的冊封禮制和封号規格是完全一緻的,兩者在皇帝心中完全不相上下。
在讨論派系地位的時候,不少人喜歡強調起源論,他們認為一世班禅雖然表面上是一世達賴的師兄。
但是前者是代師收徒,小字輩的師兄弟都是由他授法、帶領入門,因此班禅的地位應該更高。
但這個說法也有大量反對的聲音,後者認為一世達賴是宗喀巴大師的關門弟子,大師對其非常重視,很有可能是親授佛法。所謂的代師收徒,在一世達賴身上或許并不成立。
其次,班禅和達賴的關系一直盤根錯節,很難有一個定論。
雖然四世班禅曾經為五世達賴講經傳法,受戒賜法号,收其為徒。但是在他去世後,“五世達賴”也收了“五世班禅”為徒。
之後的“達賴”和“班禅”兩位活佛也有過互為師徒的情況,想要靠師徒關系來區分地位是不現實的。
分析地位要紮紮實實去看他們在宗教和民間的影響,在密宗内部,班禅毫無疑問是要勝達賴一籌的。
後者在西藏号稱是“觀世音菩薩”的人世身,而前者一直被認為是“阿彌陀佛”行走人間的化身。
實事求是地說,作為典籍中大力頌揚的“西方三聖”,觀世音菩薩确實地位很高,但終究不能和阿彌陀佛相比。
由此可見,在密宗内部班禅一系占據了更正統的地位。
不過讨論民間的影響力,他們就兩級反轉了。“達賴喇嘛”才是政教合一的真正領袖,振臂一呼就有百萬信衆追随。
在大部分西藏人的心中,達賴喇嘛就是實際的統治者。
他們不僅有來自中原王朝的背書,還占據了西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拉薩,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比班禅一系更有影響力。
而且雖然皇帝認為班禅和達賴地位是一樣的,但是在駐藏官員看來,真正管事的還是達賴。
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第一時間征求達賴喇嘛的意見,至于班禅的想法就顯得不那麼重要。
佛教畢竟是一個需要入世的宗教,因此世俗地位也是必須珍而重之的,而在這個方面,達賴一系确實占盡優勢。
為何達賴更有權力達賴和班禅的地位會複雜難辨,本質上是因為宗教地位和世俗地位很難統一。
班禅額爾德尼是标準的苦修派,他們的寺廟往往修建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對信衆的約束明顯不足。
而且這個派系信奉避世潛修,看重佛法修為的提升,對世俗活動很少涉足。
這樣的教義催生出了很多參透佛法、智慧無邊的上師,在他們的帶領下,班禅一系不斷弘揚經典,宗教地位節節攀升。
但相應的,他們和中原王朝以及普通百姓的接觸就變得屈指可數。而達賴在這方面更有參與感,自然就獲得了更多信衆的認可,收攏了更多權力。
除此之外,班禅的權力會弱于達賴也和兩者的傳教區域有關。
分家後,班禅一系留在了密宗勝地——日喀則。他們統治的其實是後藏區域,包含了阿裡、那曲這些貧困之地。
而達賴一系占據了前藏地區,這裡更靠近四川和青海,無論是環境還是氣候都更适宜居住。
所以在達賴傳教的區域集中了西藏的大部分人口,他們自然就更有影響力。
結語
嚴格意義上講,“班禅額爾德尼”和“達賴喇嘛”就是地位相當的兩尊活佛。
隻是在普通人的眼中,擁有更多受衆、影響力遍布前藏的達賴喇嘛在世俗社會擁有更多的權力,更像一個統治者。
但是對真正的密宗信徒而言,地位的判斷更多要看對佛法的鑽研和弘揚。因此在他們心中,答案或許又完全不同。
如此看來,強行對兩者的地位分出高下殊無必要,普通人隻要心存敬意即可。
而對藏傳佛教來說,“達賴喇嘛”和“班禅額爾德尼”是完美互補,兩者缺一不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