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皮日休詩曰:“未遊滄海早知名,有骨還用肉中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全詩不提一個蟹字,卻對蟹的形态勾勒得惟妙惟肖。
蟹周身有堅硬的外殼,背殼圓而帶方,中間隆起,凹凸不平,有兩隻堅實有力的大蟹鉗,後有足四對,各三節,末端有尖利的甲。
國畫中的螃蟹,通常用沒骨法來刻畫,飽蘸筆墨後點畫螃蟹的蟹殼和蟹螯,然後再勾出足和蟹爪,最後點畫眼睛和嘴部等細部。
一、背面螃蟹的畫法:
1.用大号羊毫筆,筆肚蘸淡墨,筆尖蘸重墨,側鋒用筆,三筆點出蟹蓋。第一、三筆要略微向外突出一些。
2. 繼續用側鋒,點畫出螃蟹的雙螯。
3. 改中鋒用筆,勾出螃蟹的四對步行足。注意螃蟹的四對足的第一節呈發散狀,一側較緊湊,一側較張開;第二節足要避免互相重合,勾畫要自然,螃蟹的形态才更具生動感。
4. 中鋒用筆,勾畫蟹鉗。
5. 改用小筆,蘸較重的墨色,勾畫螃蟹眼睛和尖利的蟹爪。主意筆要幹些。
二、腹面螃蟹的畫法:
1. 先從底蓋畫起。底蓋的紋理一般都勾畫出四條,與步足對數想同。筆尖蘸取重墨,中鋒用筆,勾畫底蓋,注意線條要有一定的弧度,不要畫得太直。
2. 繼續中鋒用筆,畫步行足的第一節,然後側鋒用筆,點畫蟹螯。
3. 蘸稍濃的墨,勾畫足的第二節以及蟹鉗。
4. 用淡墨勾畫足的第三節,并完善頭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