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本名漅湖,起名于漢末。就現存文獻考勘,始見于《後漢·明帝紀》:是歲,漅湖出黃金,廬江太守以獻。是歲,即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曾任合肥知縣的左輔是個作風嚴謹的學者,在纂修《合肥縣志》引輯此載時曾特作提示:宋範蔚宗追書也。這個宋範蔚宗,即指撰寫《後漢書》的南朝宋史學家範晔。
“漅”字是人們緣“巢”加“氵”而創制的,目的是為區别于政名“巢”、城名“漅”而專用于湖,古代習慣于文書中取用地名的簡稱。晉文學家郭璞《江賦》、木華《海賦》賦漅湖均如此,唐學者李善注“漅”時确指:“漅湖在居巢。”《康熙字典》解:“漅:湖名。在今廬州合肥縣。”《漢語大辭典》解:“漅,湖名。即今巢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