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知在線/維尼碩
最近在上海居家隔離的彭于晏有些活躍,又是積極分享飯菜,又是點贊粉絲動态,甚至開始一一回複網友私信,幫忙選衣服、看美甲、挑口紅。
網友們紛紛表示:這隔離生活的确無聊。
不過更激動的是與他住在一個小區的住戶,自從彭于晏現身上海某小區後,業主群徹底炸開了鍋。有人對着窗口猛拍照,有人喊話要給彭于晏送牛奶,還有人驕傲地曬出了與偶像的合照。
由于太受歡迎,彭于晏幹脆在小區隔空開起了演唱會,帶領小區住戶一起唱歌。
隻是不得不承認,擁有如此高人氣的男神,近年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卻是屈指可數。上一次登上熱搜,還是因為在《第一爐香》裡的角色太像健身教練被嘲諷。
難道國民老公真的要糊了嗎?
01自律的背後是缺乏安全感
提到彭于晏,首先會想到的是完美身材背後的自律。
但在一次訪談裡,他直言這是對他最大的誤解。
“他們不知道我不拍戲的時候是完全放松的,隻有在拍戲的時候狀态才是最好的。”
經常是從嚴格控制自己的狀态,到暴飲暴食不規律,繼而再回歸到這種規律。
聽起來很輕松,要維持好其間的平衡卻很難。
隻是放在彭于晏身上卻不覺得奇怪,因為他對自我的高要求并非天生,而是來自于兒時對安全感的渴望。
了解彭于晏的人都知道,他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一直跟着媽媽生活,甚至至今隻見過爸爸四次面。
因為小時候長得胖,最重時一度達到180斤,彭于晏沒少受到同學的嘲笑和欺負。
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他不會立馬跑回家哭鼻子告狀,而是會告訴自己要變得強大起來,這樣才能保護媽媽和姐姐。
彼時,媽媽的堅強給了他很多力量。在彭于晏的印象裡,媽媽一個人在上海做餐廳,辛辛苦苦把他們姐弟三人拉扯大,可從來沒說過一句辛苦。
正是這股榜樣的力量,讓彭于晏即便在入行後屢屢碰壁,也能激發出無限的勇氣。
最初的他與“幸運”二字的确毫不相幹。
拍《愛情白皮書》,與他合作的餘文樂、楊丞琳、範玮琪都迅速蹿紅,隻有他一個人不溫不火。
拍《仙劍奇俠傳一》也是,主角團火遍大江南北,唯獨彭于晏被短暫熱議過一段時間後很快回歸平淡。
百般受阻時,他曾與蔡依林有過一段地下戀情,還被拍到晚上直奔蔡依林家裡。然而藝人想要自由戀愛何嘗容易,倆人的感情受到了公司的強力制止,年輕氣盛的彭于晏不滿公司的幹預,直接提出了解約。
很仗義也很解氣,可也導緻了他長達一年沒戲拍,過上了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那段時間,他失落地在博客裡寫下:三千萬我都沒賺,還欠别人五千萬,救命啊。
但所幸,屬于彭于晏命運的重要轉機來了。
02較勁的拼命三郎
一個偶然的機會,《翻滾吧,阿信》的導演找到他,邀請他飾演該片主角。
電影本身很勵志,講的是一個熱愛體操的年輕人成長、蛻變、追逐夢想的故事。但由于電影裡有大量的高難度體操動作,很多男演員一聽就拒絕了。彭于晏卻答應下來,将這部戲看作是自己的翻身機會。
原本導演并未抱太大希望,對他說意思一下就好,剩下的交給替身來完成。
他卻對此很較真,甚至燃起了從未有過的熱血,“如果你一生隻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
為了這個角色,在拍攝前三個月,他每天一邊訓練12個小時,一邊嚴格控制飲食,最終練到體脂率6%;拍攝時,各種專業、危險的動作,他都親自上陣替身。
這股拼勁有了回響,最終影片大獲成功,彭于晏入圍了第48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像是突然挖掘到了一塊璞玉,導演們紛紛開始向彭于晏抛出橄榄枝。
很能理解,就像姜文所說的,“他的身體比古希臘雕塑還漂亮,我為什麼不拍?”
在《邪不壓正》裡,彭于晏一出場,滿屏的荷爾蒙都快要溢出來。
可除了漂亮的肌肉,能讓業界贊不絕口的,仍是他對自我的高要求。
圈内有句話,說彭于晏拍戲,那是借拍戲之名,行“偷師”之實:
為了演好海豚訓練師,他拿到了海豚訓練師證書;
為了演好沖浪高手,他請來教練從零專門學沖浪;
為了演好黃飛鴻,專門拜一位著名南拳教練,每天訓練10個小時。
也正因為他的努力與付出,在影視圈中被賦予了“拼命三郎”的稱号。
可事實卻往往殘忍。翻看彭于晏的獲獎履曆,無論金馬金像,還是大衆華語,所有的獎項均為提名。
永遠和獎項擦肩而過的他,離成功總是一步之遙。
莫非真的是運氣不好,才使他無緣于獎項?
03略有遺憾,但未來可期
若是隻憑《第一爐香》的5.0低分,以及喬琪喬一角的出戲,就說彭于晏演技不好,未免太過輕易下定義。
非常中肯地來講,彭于晏的演技放到現在,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但就連他也會自嘲“觀衆常說演什麼都是我自己”。
若抛開濾鏡,或許就能發現一些緻使他演技難以進步的由頭。
彭于晏曾講過一句話,“演戲就是完成導演想要的樣子。”
姜文回憶,拍《邪不壓正》前,彭于晏問:導演,這場戲是不是要像李小龍一樣?
姜文說:對,腹肌人人都有,但皮下脂肪要瘦到6%。
彭于晏說,給我點時間,我能做到。
這自然是一件值得傾佩的事。作為演員,認真執行導演的要求,用行動盡好演員的本份。
可這也造成了另一缺憾:太想迎合别人的期待,而缺了點自己的領悟,抑或是演戲的爆發力。
在演員這條路上,彭于晏更像是接到指令的執行者。專注于執行本身,卻少了思考與感受。
于是就造成了他的戲,尤其是感情戲,呈現的效果不那麼好。比如《邪不壓正》裡與周韻的對手戲、《悟空傳》裡與倪妮的對手戲,明明設置的情節很浪漫,但并不能使人感受到角色有多少情感投入。
演技的細膩程度不夠,台灣口音也是另一個問題,若是符合角色人設還好,但若放在内地電影裡,還與其他演員一對比,台灣口音便會顯得格外突兀。
除此之外,當硬漢形象過于深入人心,也就成了一大弊端。就像在《第一爐香》裡,彭于晏與馬思純搭戲,明明是調情的場景,卻怎麼看怎麼像一名健身教練在努力說服女孩辦健身卡。
各種主觀因素、客觀因素疊加的同時,後浪洶湧而至,像是易烊千玺、吳磊、劉昊然等人,年齡更具優勢,形象也具有更多可塑性。
所以就造成了,人氣不減,但好資源是肉眼可見的下跌。
他自己也有些挫敗,面對采訪時坦言,“演戲我沒有開竅,一直都這樣。”
但好在他永遠懷着一種積極的心态,挫敗一陣子後會反過來安慰自己,“人家說我不會演戲,但至少我喜歡,我不會停止,即便做得不好,或者說當下沒有能力,但至少我努力了。”
也許這正是他值得喜愛的原因,無關長相、年齡,也無關獎項、榮譽,而是因着身上那一種向上的姿态、昂揚的力量。
未來還很長,相信屬于彭于晏的那座獎杯,一定就在不遠的将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