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含氯肥料怎樣去氯

含氯肥料怎樣去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20:50:30

含氯肥料怎樣去氯(慎用非禁用)1

繪圖:吳狄

本報記者劉振遠

編者按:如同有人是敏感體質,某些作物對肥料中氯元素的反應也比較敏感,被統稱為氯敏感作物。“氯敏感”概念是舶來品,翻譯成“慎用”更貼切,但由于“氯敏感”被不當譯為“忌氯作物”,氯元素正面作用遭否定,負面作用被誇大,肥企、農戶談“氯”色變,久而久之,忌氯成為了“禁用”,嚴重影響了優質含氯肥料的發展。實際上,氯是作物生長必需的元素,依據作物需氯特點和土壤情況,慎用、科學适量施用含氯肥料,将有利于提高産量和品質。

含氯肥料妖魔化,氯化鉀難覓蹤迹

近年來,随着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大力推廣,水溶肥市場迅速發展。但是,由于“忌氯作物”概念的傳播,不少肥企和農戶談“氯”色變、敬“氯”遠之,影響了一批優質水溶肥的發展。

氯敏感作物,指作物對氯吸收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會明顯地影響産量和品質。長期以來,馬鈴薯、葡萄、柑橘、甘蔗、煙草、西瓜、漿果類等被認為是典型的氯敏感作物。

“氯化鉀是水溶肥的重要基礎性原料,其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使用,在我國也理應得到大力推廣。”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張承林表示,“遺憾的是,由于‘忌氯作物’的錯誤概念,企業大量生産硫酸鉀型複混肥,氯化鉀和硫酸鉀的發展本末倒置。”

“從養分含量看,氯化鉀的鉀(K2O)含量比硫酸鉀高10%左右。從溶解度看,雖然二者溶解度都随溫度升高而提高,但在相同溫度下,氯化鉀溶解度顯著高于硫酸鉀,以10℃為例,100克水可溶解31克氯化鉀,而硫酸鉀僅溶解10克。從溶解速度看,相同條件下,氯化鉀明顯快于硫酸鉀,比如達到溶解度的90%,氯化鉀需11.2分鐘,用時僅為硫酸鉀的1/3。”張承林介紹說。

事實上,許多地塊并不适合施用硫酸鉀。“在水肥一體化系統中,硫酸鉀在小面積田塊使用,一般溶解困難不大。但在大面積農田,用量大、溶解慢,嚴重影響施肥速度。”他認為,“如果在灌溉水硬度大的地區,應用滴灌系統施用硫酸鉀可能會形成硫酸鈣沉澱,堵塞滴頭。”

從經濟角度,氯化鉀比硫酸鉀價格便宜,有助于降低農民負擔。“基于2014年市場價格計算,氯化鉀價格平均比硫酸鉀價格低800~2000元/噸,而折算成單個鉀(K2O)養分,氯化鉀每個養分平均價格為39.6元,硫酸鉀則為74.4元,接近于2倍。”張承林算了一筆經濟賬。

“無論從養分含量,還是資源節約,抑或是農民負擔方面,水溶肥中氯化鉀比硫酸鉀具有明顯優勢。但是‘現實很骨感’,硫酸鉀倒成了香饽饽。這一切,都是‘忌氯作物’錯誤概念導緻的結果。”他幽默地說。

張承林表示,由于在我國存在“忌氯作物”的錯誤概念,幾十年來對含氯肥料沒有正确的認識,今天這種錯誤認識演烈,已到把含氯肥料妖魔化的地步。在一些經濟作物區,氯化鉀或由氯化鉀制造的複合肥已難覓蹤迹。

忌氯作物不存在,翻譯不當惹的禍

氯,是作物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植物體内含量達0.2%~2.0%。自然界的氯,廣泛存在于土壤、雨水和空氣中。由于來源廣泛,加之土壤溶液中氯離子易被根系吸收,自然界很少觀察到缺氯症狀。

“在作物生長過程中,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張承林介紹說,“一方面,參與光合作用,調節植物細胞的滲透壓;另一方面,參與細胞水合作用,活化多種酶系統,可調節氣孔開閉;此外,還可以提高根系、莖稈及葉片抵抗真菌病害的能力。”

“實際上,并不存在絕對的忌氯作物。一般認為是忌氯作物的煙草、柑橘、馬鈴薯等都需要适量的含氯肥料。”張承林舉例說,柑橘和葡萄上的試驗結果表明,合理施用氯化鉀,不僅不會産生不良作用,甚至還會起到增産的效果。以色列的柑橘和葡萄都施用氯化鉀為原料配制的液體肥。

既然氯在作物生長過程中如此“給力”,為什麼還會有“忌氯作物”的錯誤說法呢?原來,這一切都源自于翻譯不當。

“忌氯作物的概念是一個舶來品,英語詞源為Chlorinesensitivecrop,應譯為對氯敏感作物,而不是忌氯作物。”張承林解釋說,“再如,Boronsensitivecrop同樣句式,譯為對硼敏感作物。”

他進一步解釋道:“漢語中,‘忌’是‘禁止、忌諱、避免’的意思。‘忌氯作物’的字面意思就是作物不能含氯,不能施用含氯肥料,将氯元素‘一棒子打死’,這是錯誤的。如果某些作物禁止施用含氯肥料,那麼有機肥也不能用,因為有機肥就是含氯肥料。”

“大量試驗說明,作物并不存在忌氯與非忌氯之分,隻是對氯的敏感度不一樣,這跟其他的營養元素是一緻的。”張承林認為,“敏感”的詞中之義是“慎用”,意指不合理施用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必須注意正确用法,并非說這個元素對作物是有害,必須禁止施用。

他說“有些作物對氯比較敏感,當超過一定量時會起到抑制生長的作用,如甘薯、烤煙、莴苣、白菜、草莓、葡萄、蘋果幼樹、茶樹、馬鈴薯、甜菜、柑橘、甘蔗、辣椒、莴筍、苋菜、西瓜等,而有些作物對氯的敏感性較弱,需要在較高含量情況下才會對生長産生不利影響,如棉花、猕猴桃、番茄、甜菜、水稻、谷子、高粱、小麥、大麥、玉米、黑麥草、茄子、豌豆、菊花等。即使是對氯敏感的作物,也需要吸收氯,隻是量相對少而已。隻要是合理施用含氯肥料,不僅不會對作物造成傷害,還會起到促進生長的作用。”

含氯肥料要慎施,科學施用增效益

“盡管氯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還是應慎重施用含氯肥料。”張承林提醒道,“不同作物對氯的敏感程度不同,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期對氯的敏感程度也不相同,應根據對氯的具體敏感程度,确定含氯肥料施用量。”

“還應加強測土配方施肥,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确定含氯肥料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張承林說,一般情況下,宜施用在pH值>6.5、含鈣較豐富的中性或鈣質土壤上。若在酸性土壤中施用,宜先配施石灰或其他堿性肥料,施後土壤混勻,再覆蓋深施含氯肥料。在多雨地區或多雨季節,施用含氯肥料,氯離子可随水流失,不易被土壤吸附積累而引起作物氯害,在降雨量大的地區及水稻産區,适合施用含氯肥料。在鹽堿地土壤中,因氯離子含量較高,應少用含氯肥料。

他介紹,含氯肥料可作基肥或追肥,但根據氯離子的水溶性,不宜用作種肥。氯遇水溶解,會提高水溶液鹽分濃度,對作物種子發芽及幼苗生長不利,故不宜與作物種子及幼苗直接接觸。作基肥宜施入土表以下4~6厘米,或條施在作物行間,以免接觸種子及幼苗根系。旱地作物追施可以采用撒施,施後及時中耕。含氯肥料的合适施用量以氯濃度小于200毫克/公斤為好,折合每畝施氯化鉀30~40公斤,氯化铵20~40公斤,氯化鉀複合肥40~50公斤。總之,在非鹽土壤上,少量多次施用含氯肥料是安全的。如果一次性施入量過大,也是有風險的,可能會産生顯著的鹽害。

“就對植物有效性而言,不同含氯肥料都是有效的。一旦施入土中,氯就是氯,沒有變化,學術研究已證實了這點。選擇購買或使用哪種含氯肥料應根據肥料在市場上是否容易買到,該肥料與其他液體肥料的相容性以及價格确定。”他建議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