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石頭上的野生鐵皮石斛。
石斛綁到樹上
石斛開花
為了培育鐵皮石斛新品種,研究人員需要收集野生的鐵皮石斛資源。2011年年底,他們前往梅州市平遠縣的五指石山上搜尋。“臨近太陽下山時,我們才發現一株小小的鐵皮石斛,它長在幾近幹枯的卷柏(當地叫作‘不死草’)上面”。段俊回憶說,一路上山下山幾乎無路,采集完畢回到住宿的地方時天已大黑,雖然辛苦,卻感覺非常值得。
5個甘草新品種
研究人員在甘草地進行研究工作。
出自不同遺傳背景的枸杞
紅色的枸杞和黑果枸杞種間雜交後代——紫果枸杞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岚 圖/由華南植物園提供
從《黃帝内經》到《神農本草經》,藥食同源物質在我國的發展曆史悠久。2021年11月,我國藥食同源物質正式進入依法管理階段,同時也标志着我國藥食同源物質相關産業正式成為中醫藥行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在藥食同源植物枸杞、甘草、石斛等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也推動了其産業的發展。
進展1
鮮枸杞當作水果吃
近年來,華南植物園對觀賞和藥用兩種大規模應用的經濟植物進行了篩選,在兜蘭、四季無憂、枸杞、三葉木通等植物中,篩選評價出兩種“明星植物”進行大規模生産應用,而枸杞就是“明星”之一。2011年華南植物園成功選育了首個國審枸杞品種“中科綠川1号”,同時也是首個口感甘甜的水果型枸杞品種,并在青海、甯夏、新疆、甘肅等地進行了示範推廣種植。
據華南植物園園藝中心主任、研究員王瑛介紹,經過近18年的努力,研究團隊在甯夏建立了多個枸杞屬物種的種質資源圃,為枸杞的遺傳育種奠定了基礎。通過枸杞種質資源創新,培育了黃果等不同顔色的優良品系。據介紹,改良後的鮮果枸杞不但提高了果實大小,改善口感,還能增加儲運和貨架期。
研究為枸杞藥用、菜用、鮮果、加工型等不同産業發展方向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提出了枸杞産業發展的專一化品種培育的發展目标,創新性提出枸杞作為二十一世紀新型功能水果的新産業目标。不假時日,廣州市民或許就能吃到如櫻桃番茄般大小的鮮果枸杞,而枸杞再也無需隻供煲湯之用。
為了研究枸杞,王瑛所在的研究團隊曾去過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十餘個省區考察和收集野生枸杞屬的植物資源,先後在内蒙古、甯夏等地建立過試驗基地。
“雖然要經常出差去基地,但團隊的師生都多年如一日的堅持我們熱愛的事業。”王瑛告訴記者,家人也非常支持自己的科研工作,孩子4歲時在家裡挂橫幅說“我要跟媽媽去甯夏”,還在試驗田頭陪伴媽媽和師姐做實驗。“團隊成員在甯夏一待就是十個月,吃住在基地。為了讓授粉後的枸杞果實袋不被吹落,在試驗地裡費心為樹搭防風棚等,為了采集和運輸實驗材料,不辭辛苦開車馬不停蹄兩千餘公裡回到實驗室。”
去年11月,我國藥食同源物質正式進入依法管理階段。王瑛表示,這一制度标志着我國明确區分了中藥材被用作食品、保健品和藥品的清晰界限。“通過藥食同源物質的依法管理,保障了藥食同源物質被用于食品的合法性,也為進一步開發和利用藥食同源中藥材明确了物種和未來的産業發展的方向。”
進展2
棚中石斛綁到樹上種
享有“九大仙草之首”美譽的石斛,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與養生價值。然而2007年之前,我國石斛産業主要還是依賴自然采集野生原材料的供應方式,規模小且産量低。
近年來,華南植物園将“苗床架空栽培”技術首次引入鐵皮石斛種植行業,并取得巨大成功。選育出的“中科1号鐵皮石斛”“中科從都鐵皮石斛”“中科從都2号鐵皮石斛”等品種,優質高産抗病性強,推廣面積位居全國鐵皮石斛品種之首。這些成就,都要從其研究團隊踏入石斛領域的契機說起。
2007年,一些做藥用植物的企業找到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段俊研究員,疑惑于鐵皮石斛等藥用石斛的種植問題。“當時我還納悶,我們做石斛種植栽培研究時間不短了,栽培環節并不存在什麼難點,為何企業種不好?”通過深入調研,段俊發現當時農戶們的種植方式大有問題,就是“地栽方式”種植的鐵皮石斛病蟲害發生嚴重,種植基質透氣性不好且容易積水,澆水多了極易爛根。于是他對症下藥,将“苗床架空栽培”技術首次引入鐵皮石斛種植行業,令企業種植的鐵皮石斛單位面積産量大幅度增加,産能迅速擴大。
段俊告訴記者,因為消費者對野生品種更感興趣,所以野生中藥用産品通常比人工栽培産品的價格要高得多。“基于消費者的需求,就從藥用石斛的仿野生種植入手,使人工種植石斛的生長環境盡量與野生環境一緻。野生石斛一般附生于石頭上或樹幹上,因此我們嘗試将棚中的石斛綁到了樹上、石頭上。”他說。将這種種植方式推廣開以後,部分企業利用這種栽培模式來延時銷售并提高附加值,将大棚中的鐵皮石斛和霍山石斛等藥用石斛移植到山裡、林下,以度過市場低谷期,提高收益。
而将石斛種植在樹幹上或石頭上的種植方式,不僅為民衆帶來新鮮感,林地中成片種植的石斛開花時的壯觀景象,也成了一種新的旅遊資源。
進展3
讓甘草融入美容護膚品
聽說過“十方九草”嗎?為什麼有些蜜餞不加糖還這麼甜?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神農本草經》就将其列為藥之上乘,作為傳統的中藥材,甘草也屬于藥食同源的植物,雖然個性低調卻渾身都是寶。據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李勇青研究員介紹,華南植物園研究甘草已有20餘年的曆史。“我們在甯夏和新疆建立了規範化的甘草資源圃,系統收集了中國野生甘草資源及部分國外甘草資源。通過對這些資源進行了多年系統的追蹤,對其活性成分含量、長勢等重要性狀進行了系統評價,獲得了一批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甘草核心種質資源。”
針對甘草産業的發展需求,華南植物園目前已建立了5個甘草新品種的組培快繁、側根繁殖等種苗繁育技術體系,并開展了大規模的示範栽培。此外,還對甘草這一古老的藥材展開一系列深入的研究,研究團隊目前主要針對藥用甘草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包括可以抗炎抗氧化的甘草黃酮和有美白黃金之稱的光甘草定進行研究。據介紹,從光果甘草中提取的光甘草定,可以直接結合酪氨酸酶抑制其活性,使其不能産生多巴而釋放黑色素,光甘草定因此而被稱作“美白黃金”。正因為具備豐富的化合物及生理學活性,近年來甘草在護膚品中得到廣泛應用。
李勇青說,從“怎麼種”變成“不用種”,需要解析重要活性成分的代謝通路及其調控機制,這樣才能獲得高産穩産優質的甘草。而解析代謝途徑,可以進一步在微生物中構建這些代謝途徑,利用“微生物工廠”來合成這些高值的活性成分,從而不必靠天吃飯,解決怎樣才能“不用種”就獲得這些成分。
甘草雖然是大宗中藥材,但是由于其是多年生植物且生長周期長,遺傳複雜,所以研究起來存在一定難度。“目前研究大多集中于活性成分藥用功能解析,關于活性成分如何合成、這些合成途徑如何調控的研究非常少,我們的研究可以說每一步都不容易,每一個結果的獲得都要克服各種困難”。
甘草的應用是世界性的,因此甘草的研究也是世界性的。李勇青表示,近年來華南植物園利用已有的優勢,采用多組學手段結合現代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技術,正在解析甘草查爾酮等黃酮類成分的代謝通路和合成調控機制,期待未來可以實現彎道超車,進一步提升我國在甘草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建立國際一流的藥用植物專類園
中醫藥知識在民間流傳很廣,但很多使用者易受到自媒體、廣告等誤導。因此發展藥食同源産業需要科學來引導。
“專業研究人員做科普才靠譜,而科普也應該是專業研究人員的職責之一。”李勇青表示,如何做好科普也是一門學問。
随着藥食同源研究領域的發展,王瑛告訴記者,華南植物園将建立國際一流的藥用植物專類園,其中将建立藥食同源植物專類區,用于植物的展示和科普知識的展示。通過科學家講座、志願者參與、科普進校園、科普進社區等途徑推動科學正确的信息和知識通過合理的渠道進行傳播,對小學生、親子家庭、老年群體不同受衆人群開展不同的植物知識、化學成分知識、功效知識的傳播。
藥食同源是什麼?
藥食同源是指藥材跟食材是同時起源的,許多食物即藥物。去年,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了《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管理規定》。
藥食同源物質的應用在世界範圍内普遍存在,許多廣泛流行的保健類食品都屬于此範疇,如瑪咖、紫錐菊、蔓越橘等。許多國家都有與藥食同源物質相類似,既具有食用價值又具有藥用價值的産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