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甘肅隴東地區及甯夏南部地區在中國曆史的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進入文明社會以來,這裡又成為連接鄂爾多斯高原遊牧文明與中原農業文明的過渡地帶,從秦漢到唐、宋、明等時期,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部族之間的戰與和,在這一帶交替上演,所以沿線的城址、堡寨十分密集。而流經該地區的泾河、蒲河、茹河、馬蓮河所沖積出的河谷地帶,也成為連接關内與塞外的軍事、通商的要道,是絲綢之路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實地探查這一地區的山川地形、邊塞城址,北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組織曆史學、曆史地理、考古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于2019年6月19日-25日,對上述地區進行綜合考察。這也是繼2017年居延遺址考察、2019年内蒙古長城沿線考察後,文研院組織策劃的又一次西北考察。
考察人員有:李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孝聰(北京大學曆史學系教授)、鄧小南(北京大學曆史學系教授)、魯西奇(武漢大學曆史學院教授、文研院邀訪學者)、韋正(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王睿(故宮博物院考古所研究員)、劉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馬孟龍(複旦大學曆史學系副教授、文研院邀訪學者)、付馬(北京大學曆史學系助理教授)、于志霖(北京大學曆史學系博士研究生)、韓笑(北京大學文研院院長助理)、王瑞(北京大學文研院行政助理)、任超(攝影師)。
本文系此行的考察日志,由付馬撰寫,馬孟龍校訂,于志霖、王睿增訂,澎湃新聞分三篇刊發。
2019. 06. 23
陰,16度。8:35,出發前往朝那湫。朝那湫地在原州區東南,當地俗稱“東海子”,地圖标作馬場水庫。先取道S101省道南行,在開城鎮三十裡鋪村轉入鄉間柏油路東行,翻山後到達東馬場村,趨近位于山間的朝那湫。此段道路泥濘崎岖,中巴車行駛艱難。李零老師等先行乘小車前往海子東南的涼馬台遺址考察,其他隊員在海子北岸考察。秦昭襄王滅義渠戎,置北地郡,其下有朝那縣,今地在固原市彭陽縣古城鎮,西北距離朝那湫約11公裡。“朝那”當為秦統治之前這一地區的戎人地名。朝那湫為秦國(朝)最重要的祭祀場所之一,當地出土《詛楚文》,可将最早的官方祭祀活動定在戰國時代。馬孟龍老師推測,朝那湫可能原是義渠戎的重要的祭祀場所,秦人頗敬畏戎狄之神,在征服此地後繼承當地傳統,使朝那湫成為古雍州地區最重要的祭祀場所。今日朝那湫水位低淺,當地政府在其東南修有水壩,防止其水位進一步降低。但在古代,其水位應遠高于今日,在水資源匮乏的黃土高原西部山地,曾是較為罕見的龐大水體。李孝聰老師提示周圍山腰上的水蝕痕迹應即過去水平線之所在。考察隊員沿北岸步行至涼馬台遺址。遺址在湫池東南岸的台地上,出土大量建築材料和漢代陶片、宋代瓷片等遺物,被認為是祭祀遺址。李零老師指出,朝那湫在秦代是與江、河、漢并列的水祭祀對象,地位極其重要。宋代在當地出土“詛楚文”刻石,證明當地是秦國開展國家祭祀活動的場所之一。對高山湫池的祭祀活動是六盤山一帶的傳統風俗,至今仍存。稱“朝那湫”的湫池不止此一處。平涼市莊浪縣六盤山中的“朝那湫”亦号稱為曆史上的“朝那湫”。當地文物工作者介紹,莊浪的“朝那湫”同樣為高山湖泊,水體面積更大,但本地曾在2007年出土宋代的殘碑碎片,其上刻有“〔朝〕那之湫”字樣,或可确定本地即為曆史上的朝那湫。遺址現場已被當地農民重新平整土地,開墾為梯田,面貌全非。
10:51,考察隊出發前往彭陽古城。汽車沿狹窄泥濘的小路小心翼翼地駛出朝那湫外圍濕地,盤過山塬,重返S101省道繼續南行,再向東進入青彭公路,與彭青高速平行往東,沿途多處路段在施工維修。11:52,考察隊進入彭陽縣古城鎮,為秦、漢朝那縣城之所在。宋太宗至道元年(995)收複吐蕃所占唐原州地(固原),于至道三年在當地設鎮戎軍,在漢朝那縣故地置東山寨。宋《東山寨修城記》碑即出土于此,原碑今藏固原博物館,彭陽縣博物館亦有拓片展出。考察隊首先停車于古城鎮衛生院。大院沿用一段古城牆作西院牆,此即宋東山寨之西牆。其後,考察隊乘車前往北城牆遺迹。北牆正在青彭公路的北側,殘牆一段被當地政府包磚裝修,上書“皇甫谧故裡”金字。最後,前往南牆遺址。南牆殘留部分已經被當地民居院落包圍分割,考察隊隻能隔門觀望。據李零老師介紹,他在2009年考察此段城牆時,尚可看到當地居民依城牆打窯洞比鄰而居的情景,各戶窯洞的煙囪在城牆上并排冒出。10年之後,城牆已經隐沒在現代民居院落中。
12:33,考察隊出發前往彭陽縣城。13:00,到達彭陽賓館,用午餐。14:03,前往彭陽縣博物館。韋正老師因為行程原因,獨自前往固原市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大樓嶄新氣派,其中的展品和布展水平絕不遜于其外表,在全國縣級博物館中亦屬第一梯隊。考察隊重點參觀曆史展廳。彭陽縣城始建于宋夏戰争期間,為北宋鎮戎軍下彭陽城,與位于彭陽縣境内的東山寨(彭陽古城)、平安寨(城陽古城)等構成北宋在茹河谷道的防禦體系。彭陽在明代起撤縣制,直到1983年才恢複。彭陽縣發現許多重要的上古時代考古遺址,引起考察隊極大關注。2013年在古城鎮發現的打石溝遺址面積大、規格高,屬于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類型,年代在前2000年前後,與中原夏朝一緻。在姚河塬西周遺址發現大型西周墓葬,出土有車馬器,反映了西周文化在當地的存在。春秋戰國時代隴東地區為西戎領地,彭陽地區為義渠戎之地,當地出土的帶有北方遊牧系統特征的青銅器多屬于西戎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遺址是古城鎮王大戶墓葬,出土有大量青銅器,其中的青銅柄鐵劍引人注目。春秋時秦穆公威服西戎,戰國時昭襄王攻滅義渠戎,将彭陽一帶納入版圖。姚河塬附近的小河灣遺址是甯夏地區首次發現的較大規模的秦漢聚落遺址,年代從戰國秦直到漢初,出土了反映秦文化特征的器物。遺址出陶文作“鹹東裡賈”。李零老師指出,陶文反映工匠為出身鹹陽東裡的賈姓某人,該聚落的修建工程由秦朝中央派工匠實施。刻有“〔朝〕那之湫”的北宋殘碑碎片亦在館中陳列,并配有模拟秦人祭祀朝那湫的場景。茹河谷道在西漢時已是東西交通的重要道路,彭陽縣則地當其要沖。西漢末班彪曾從關中出發,取茹河谷道到達固原地區,留《北征賦》傳世。考察隊員在博物館複原茹河谷道的模型上梳理了本次考察的行程。魯西奇老師指出,由于泾河河谷道路上存在彈筝峽(今三川口)等險隘關口,部分路段人馬通行實際相當困難,而與之平行的茹河河谷雖然河谷不如前者開闊,但地勢相對較緩、道路更為平易,其在曆史時期的地位值得學界進一步關注。古城鎮出土了大量漢代文物,包括國家一級文物朝那銘文青銅鼎(“朝那鼎”,藏于固原市博物館)和錯金銀銅羊(藏于甯夏省博物館)。“朝那鼎”的出土印證了古城鎮應為漢朝那縣故地。博物館則展出了當地出土的大型陶水槽、水管、瓦片、瓦當等漢代遺物,為漢朝那縣的大型建築材料。宋夏戰争期間,北宋在漢朝那縣故地修東山寨,在今彭陽縣城依山築彭陽城,在其東築平安寨。館藏《董懷睿墓志碑》于1986年出土于古城鎮,保留了北宋東山寨當地居民董懷睿的生平信息。他青壯年時期往返四川從事貿易,宋神宗元豐年間以民間人士的身份承擔了一部分宋軍糧草辎重供應運輸的任務。鄧小南老師指出,過往宋史學界對于西北地區的研究集中在宋夏戰争和宋朝軍事制度,而對于當地的社會層面關注不夠。對這類材料的收集和整合将拓寬宋代西北地區研究的維度。宋鎮戎軍入金後升為州,東山寨為縣,彭陽城變為堡。彭陽縣羅窪鄉張灣村發掘出金代仿木構磚砌墓一座,墓室内壁墓磚上雕有各色人、獸、花鳥形象,豐富多彩;其中一塊雕有人魚形象,較為罕見,可能存在西夏因素。
15:45,考察隊出發前往戰國秦長城遺址,李零、王睿二位老師則前往姚河塬遺址考察。
固原市境内保存秦長城為戰國時代秦昭襄王所修長城。在彭陽縣博物館館長楊甯國的引導下,考察隊參觀了保存相對完整的黨岔烽火台至張溝塞城障一線遺址。秦長城遺址晚近曾因道路建設遭到較大破壞,今日鄉道的部分路段就築于長城之上。考察隊現場踏查黨岔烽火台一帶長城遺址。此段長城雖被鄉道穿過,但整體保存完整,沿山嶺逶迤遠去至視野之外。現存遺址仍可辨别障牆、長城墩和牆外烽火台三種結構。李孝聰老師提示,在秦長城以北,有一線烽火台系統,構成預警體系。長城墩是長城上的主要防禦設施,其作用類似于明長城的騎牆敵台。考察隊乘車沿306鄉道南行,前往張溝圈城障。此段鄉道即築在長城故址上,沿途偶見城墩殘迹立于路旁。城障位于東南、正北走向兩段城牆夾角處,是依長城障牆在長城内側建造的小城。城障南臨深谷,楊館長認為此城障的作用應是守護谷中水源。
考察隊乘車前往附近的城陽鄉古城,考察宋平安寨遺址。今日公路兩側,分别有兩古城址南北比鄰,不相連通。推測當時平安寨應為南北兩城,南城臨茹河河谷,北城背倚山坡。鄧小南老師提示,南城南牆附近曾出土殘碑,上存“平安之寨”字樣,印證此城為宋平安寨故地。石碑早已不見,城中惟餘殘垣,斜陽灑落,壁影斑駁,偏有一片樹林紅豔得星星點點,原來是彭陽特産的紅梅杏熟了。部分隊員登上南城南牆,觀察平安寨南臨的茹河河谷地形。
城陽鄉平安寨航拍
18:28,乘車返回固原市。途經彭陽縣城,考察彭陽故城遺址。彭陽故城倚山傍河而建。其東牆沿茹河而立,南、北牆各開城門,兩牆沿西側山坡延伸會于山頂,又構成一耳城。考察隊停車在甯馨花園小區北側馬路與栖鳳街交叉路口,馬路北側可見一段城垣與馬路平行,是為南城牆一段。栖鳳街西側山坡上可見保存完好的城牆一直延伸到山頂,是為彭陽故城現存最完整的一段城牆。該城原亦應屬三角城。由于天色已晚,考察隊沒有踏查古城城牆,于19:00乘車返回固原市。
考察隊的另一支在離開彭陽博物館後,抵達姚河塬遺址。姚河塬位于彭陽紅河流域塬地的東部,約占整個塬地的三分之一,面積60餘萬平方米。北以李兒河南岸塬地的斷崖為界,南抵小河北岸的塬地斷崖,西至一條南北向自然沖溝為界,東到塬地盡頭的斷崖邊并部分與小河灣戰國秦漢遺址相交錯。經考古鑽探發現有墓葬、馬坑、車馬坑、祭祀遺坑、鑄銅作坊、制陶作坊、池渠系統、路網、壕溝等遺迹。墓葬區處于遺址的北側,是一處居葬合一類型的遺址。現已發掘墓葬10座,可分為大、中、小3種,其中甲字形大墓2座,豎穴土坑中型墓6座,小型墓1座。甲字形墓葬斜坡墓道,其中一座墓道口有殉人。出土青銅車器有轭、衡末飾、軸、軎、毂、伏兔、泡飾等,另有玉璧、骨梳、蚌器等。中型墓葬有棺椁、腰坑殉狗,出土鼎、觯、泡等青銅器及柄形器、魚、蟬、螳螂等玉器。小型墓僅有一棺、腰坑殉狗。
甯夏考古所的侯富任引領參觀了遺址和庫房,介紹了墓葬的埋藏情況和研究現狀。(李零老師寄付了墓葬出土甲骨刻辭的釋文)
20:30考察隊全體在固原市用晚餐,餐後與甯夏考古所羅豐所長會談。
2019. 06. 24
天氣陰有霧,15度。早8:35,考察隊出發前往須彌山石窟。須彌山位于固原市區西北方六盤山北段中,清水河支流寺口子河北岸。寺口子河即唐代石門水,沿石門水過石門關入原州的道路曾是唐宋時期軍事交通要道。考察隊驅車取道福銀高速北行,在三營鎮下高速西行,經過甘溝村、黃铎堡村後沿寺口子河進入須彌山谷。9:26,考察隊到達須彌山景區,天空放晴,山風瑟瑟。須彌山最早的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在當地文物工作者和景區講解員的帶領下,首先考察開鑿于北周的第51窟“相國寺”。該窟雕塑精美、保存較完整,是須彌山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寺之一,有“須彌之光”之稱。該窟前室遺迹基本無存,主室正門向東,内部為中心柱塔廟結構,中心柱四面開龛,正面龛塑像已毀,今人置小佛像一尊供遊人禮拜,其它三面龛中皆為一佛二菩薩。主室南壁開龛塑坐佛配二菩薩,西壁開龛塑三坐佛,北壁則分兩層開龛,每層兩龛。韋正老師指出,此窟規模宏大,規格極高,應考慮為北周皇室所開。但主室右壁兩層小龛當為後代所開,說明洞窟的營造工作在北周并未完成,應考慮政治變動。中心柱上四邊,塔廟窟,模仿廟。主室南北壁各開一門,通兩耳室。南耳室西壁有今人複寫宋人題記:紹聖四年(1097)三月二十三日收複隴幹姚雄記。
10:10,考察隊随講解員到達105窟“桃花洞”。桃花洞是較為罕見的唐代中心柱塔廟窟,該洞窟平時不對遊客展示,考察隊得到難得進入考察的機會。此窟開鑿于晚唐,主室向東面開門,中心柱四面開龛。正面龛主尊為倚坐佛形象,施說法印,配二菩薩。韋老師提示,倚座佛形象應是彌勒佛,反映彌勒下生信仰。南面龛雕一觀音二菩薩,觀音作遊戲坐。韋老師指出,遊戲坐觀音形象出現在石窟雕像中,應為盛唐以後。當時觀音兩側脅侍菩薩應為文殊和普賢,構成“三大士”。西面龛雕一佛二菩薩,佛結跏趺坐,施說法印。北面龛為一地藏二菩薩,地藏菩薩光頭,遊戲坐。韋老師指出,地藏信仰的流行是在唐代以降,是觀世音信仰的進一步延伸。主室後壁今不存雕像或壁畫,曾被開出一深洞。韋正老師指出,塔廟式石窟寺内室各部分的重要性依次為:中心柱正面、背面、内室後壁、中心柱兩側面、側壁和前壁。根據此窟各部位的雕像題材連貫、完整,此窟後壁應當原有雕塑或壁畫,應是一座開鑿完成的石窟。
10:50,考察隊到達圓光寺,先後參觀第45、46窟,兩窟均開于北周,規模、形制相似,均為覆鬥頂中心柱窟。石窟内部空間遠不及51窟開闊,但雕刻細緻,裝飾華麗,規格應當很高。第45窟精細華麗的雕刻細節引起考察隊關注。中心柱佛龛四周雕刻流蘇形象裝飾,下部雕刻伎樂天,顯示佛說法時的隆重景象。四底角雕有大象,表示馱須彌山之意。45窟東側第46窟前壁門上有小龛雕佛與兩供養人,考慮到兩窟的規格,韋正老師推測此二窟可能是北周皇家開鑿的二聖窟。須彌山石窟在宋以後衰落,因此石窟寺雕塑反而沒有受到後代大規模的改修和破壞。李孝聰老師指出,絲綢之路東西交通的官道不取原州而改走南面的隆德,須彌山石窟可能因此衰落。
11:37,考察隊到山下,遠觀第5窟“大佛樓”。此窟為須彌山的标志性石窟,為武後時代所開大佛窟,雕倚坐式彌勒佛一尊,高20.6米。武後時代在全國範圍營建大佛像,為其登基造勢,此窟應屬這一時期。石窟考察隊一部分隊員攀登至大佛腳下近距離觀察大佛雕像,另一部分隊員随李孝聰老師考察附近唐石門關故地的關河形勝。馬孟龍、付馬下至寺口子河谷地,沿古石門水踏查經過石門關的古道。石門峽谷地勢險要,僅有小路循石門水貫穿百仞崖壁間。在此置關,堪稱萬夫莫開。李孝聰老師指出,此地可能僅有一關隘,無法駐紮軍士。駐軍之地就在其東的黃铎堡古城,是為唐石門鎮、宋平夏城之地。
須彌山石窟大佛樓,左側與大佛相對的峽谷,據稱即是右門關。
12:20,考察隊彙合出發赴黃铎堡村,在公路旁餐廳用午餐。劉未老師放棄午餐,先行前往黃铎堡古城踏查。
13:49,考察隊全體前往黃铎堡古城與劉未會合,午後天空少雲,日照強烈。首先從北牆中部豁口進入古城内城東牆附近考察。古城内城為宋平夏城,為宋人在唐石門鎮城基礎上築建,其中東牆夯層厚12-13cm,西牆11cm;外城為宋懷德軍軍城,是以平夏城為基礎向東、南方向擴建而成,并升格為軍一級建制。明朝利用内城東南角新修一小城,因當時守城将領黃铎之名作“黃铎堡”;地名沿用至今日,當地有黃铎堡鄉、黃铎堡村。因小城城牆晚近,風化程度較輕,兀立于古城殘垣之中,被當地居民稱“紫禁城”。鄧小南老師在宋代城垣遺址下現場講解宋城之由來及宋夏之戰的背景。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章楶派軍出葫蘆川,在石門峽江口和好水河陰用22天時間急築平夏城、靈平砦(寨),控扼西夏沿河谷進軍的道路。次年,西夏太後即攜幼主親率大軍攻平夏城,圍城十數日不能克,被迫撤退。宋軍追亡逐北,殺敵甚衆,在城北2公裡村莊曾出土白骨堆,疑為宋軍追殺西夏軍之戰場。平夏、靈平二城寨的建立,使北宋牢固地控制住鎮戎軍(固原)北方門戶。此後,北宋在平夏城置懷德軍,在固原北确立了強大的軍事存在,将西夏的勢力繼續向北壓縮。考察隊随後又從外城西北角附近北城牆進入古城,此處有現代文保單位重修之城門,題“黃铎堡古城”。考察隊沿北城牆西行,再沿西城牆南走,最後踏查南城牆。西牆、南牆保留有連續的馬面遺迹,南牆中部保留甕城遺迹,甕城門向東開。
考察團在平夏古城城牆上
平夏古城航拍
15:26考察隊結束踏查,在南城門外公路集合,出發前往王浩堡古城。王浩堡古城被認為是宋靈平寨遺址,城牆臨河,應是靈平寨所扼之好水河。考察隊踏查古城西城牆遺址。劉未老師測量城牆夯層,厚處達到15-20cm,據此推測此城牆或為明代以後所築。此時烈日炎炎,氣溫升至25度。
16:51考察隊出發返回固原市區,前往原州區大營古城遺址。從固原市區沿309國道西行,在中河鄉甯夏金磐工貿有限公司右轉進入廠區,即可見到古城遺址。古城東南臨大營河河道,故稱大營古城,城址呈折角長方形,東城牆南段循河道走勢向西偏折,城牆保存相當完整,為甯夏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遺址,因此名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城為明代甘州群牧千戶所所在,永樂年間置,為肅王府牧馬地,清代棄置。甕城夯層較厚,約15cm,城牆夯層緊實,僅7-8cm。盡管此城在宋元文獻中未見明确記載,從城牆夯層厚度看其始建年代不當晚于宋代。甕城雖然夯層較厚(這一般是夯築年代較晚的标志),但劉未老師指出其夯層内包含宋瓦,考慮為宋城重築。甯夏考古所固原工作站樊站長提示,城牆夯築時應就近取用河沙,夯層中砂石顆粒明顯,城牆堅固異常。鄧小南老師指出,從城牆的夯築質量和現存的防禦設施看,此城最初可能為軍事防禦目的修建,到明代用為養馬城。考察隊從南城門經甕城進入古城,沿南城牆踏查,至古城西南角台處,城牆上角台、馬面保存較好。樊站長提示古城西側有兩重護城河,今已墾為田地,溝壑痕迹依稀可見。
17:34考察隊返回固原市區,沿途踏查固原市内戰國秦長城遺迹。考察隊踏查位于原州區清河鎮明莊村S101國道東北側長城梁上一段戰國秦長城遺址。此段長城遺址西南-東北走向,沿長城梁頂延伸,走勢與城外河水流向平行。考察隊員登上長城梁,城基保存良好,所處地勢較高,視野開闊,向南北兩側遠眺,皆隐約可見長城遺址延伸到視野的盡頭。宋、明兩代都曾沿用此段長城作防禦工事,此段城牆遺址即明朝在戰國秦長城基礎上增築。
18:10今日考察結束,前往市内用晚餐。甯夏考古所羅豐所長設宴招待,考察隊成員與羅所長、固原市博物館館長等當地文物工作者交流考察體會。
2019. 06. 25
晴。8:40在羅所長陪同下前往西北農耕博物館暨固原市原州區博物館考察。9:25前往固原市博物館。館藏金石文物中,已定為全國一級文物的北宋靖康元年鐵鐘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又還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與刊布,但是該鐘保護情況欠佳,鐘亭亭頂已出現破損,亭柱亦已不穩,一遇大風雨則雨水直接澆淋鐘面,緻使文字日益鏽蝕。由于西北地區近年氣候變化較為劇烈,降水顯著增多,該鐘及其附屬保護建築物亟待相關部門加強維護。石刻館中若幹宋元碑刻亦值得持續跟進。參觀展廳後,前往博物館庫房考察新征集文物。館方新征集隋唐墓志出土地以西安、洛陽為主,部分出自唐研究基金會羅傑偉先生捐贈;宋元明清墓志則有不少出于甯南當地者。在博物館會議室用午餐後,11:40出發前往固原六盤山機場。考察隊搭乘華夏航空G52670次航班到天津。航班原計劃13:15起飛,因飛機晚到延誤1小時,于16:04到達天津濱海機場。魯西奇老師轉機返回武漢,考察隊其餘成員搭乘中巴返回北京,考察圓滿結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