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古稱中原,省會鄭州,簡稱“豫”,與河北省相對應,河南省因曆史上大部分位于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作為曆史文化大省,曆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下轄17個省轄市,濟源1個省直管市。其中,就獲嘉縣來說,人口超40萬,隸屬于新鄉市。在曆史上,獲嘉縣這一建制始于西漢時期,名字是漢武帝所賜,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曆史了。
一
首先,獲嘉縣隸屬于河南省新鄉市,地理位置位于東經113°39′42″~113°44′20″,北緯35°9′34″~35°15′37″。獲嘉縣北依太行,南臨黃河,距省會鄭州60公裡,東至新鄉市15公裡,西鄰焦作30公裡。由此,對于獲嘉縣來說,因為靠近鄭州、新鄉、焦作等城市,所以擁有不錯的地理位置。就獲嘉縣的曆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稱甯邑,屬衛國這一姬姓諸侯國。到了戰國時期,魏趙韓三家分晉,今河南省獲嘉縣一帶成為魏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該地區稱修武縣,隸屬于三川郡。
二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後,今新鄉市獲嘉縣一帶稱修武縣,隸屬于河内郡。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這位皇帝在位時,南越國丞相呂嘉叛亂,殺西漢使者。對此,漢武帝自然是非常生氣,于是派遣大軍讨伐,獲呂嘉首級。當時武帝東巡至獲嘉縣境,遂以其地建縣,并賜名“獲嘉”。由此,獲嘉縣這一建制始于西漢時期,名字是漢武帝所賜,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曆史了。東漢時期,馮柱之子馮石繼承其母獲嘉長公主爵位,稱獲嘉侯,境内部分屬獲嘉侯國,部分屬修武縣,都隸屬于河内郡這一建制。
三
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獲嘉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屬魏國的司州河内郡,仍名修武。不久之後,河内郡分出部分地區設立朝歌郡,境域改屬冀州朝歌郡。晉朝時期,設立汲郡,境域仍名修武,隸屬司州汲郡。南北朝時期,今獲嘉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域内廢修武郡,獲嘉縣治所移到南修武城,此為獲嘉縣治理今獲嘉縣一帶的開始,在隋朝時期,獲嘉縣隸屬冀州。換而言之,在西漢到隋朝這一曆史階段,今獲嘉縣一帶實際上長期隸屬于修武縣這一建制。
四
最後,唐朝時期,在獲嘉縣城内又設立殷州。宋朝時期,境域先屬河北路懷州。元朝建立後,獲嘉縣隸屬于行中書省燕南河北道衛輝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獲嘉縣隸屬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衛輝府。清朝取代明朝後,獲嘉縣屬河南省衛輝府這一建制。到了1913年。設立豫北道,又次年更名河北道,道治汲縣,獲嘉縣隸屬之。1928年,獲嘉縣直屬于河南省。如今,獲嘉縣隸屬于河南省新鄉市。截至2018年底,獲嘉縣總面積達473.15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45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讨論。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