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淡水二級保護魚類?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 攝影報道9月21、22日清晨,漁民老張和他的夥計們都起了個大早,然後匆匆趕往蓮花湖,這兩天他們将重操舊業——捕魚22日上午,四川達州通川區在蓮花湖畔舉行“魚躍蓮湖慶豐收”生态捕魚節活動,為即将到來的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預熱,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國家淡水二級保護魚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 攝影報道
9月21、22日清晨,漁民老張和他的夥計們都起了個大早,然後匆匆趕往蓮花湖,這兩天他們将重操舊業——捕魚。22日上午,四川達州通川區在蓮花湖畔舉行“魚躍蓮湖慶豐收”生态捕魚節活動,為即将到來的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預熱。
經過老張和夥計們前後一天多的忙碌,他們從蓮花湖裡打撈起了數萬斤生态魚。據了解,這些在蓮花湖裡生長數年的魚兒,将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方式,以市場價的五折售賣給廣大市民,讓市民共享生态發展帶來的紅利。而蓮花湖裡無以數計的魚兒,也标志着生态修複成果初顯。
斬斷污染源 從農家樂遍布到山青水綠
蓮花湖,位于達州城市之中,是一個大型人工水庫。如果說州河是達州人的母親河,蓮花湖無疑便是達州人心目中的後花園。
熟悉或久居達州的人都明白,蓮花湖在達州人心中的分量。這分量,既是沉甸甸的愛,曾經也是一份隐隐的痛。
遙想曾經,周末或閑暇之餘,達州人都喜歡到蓮花湖走走轉轉或吃吃喝喝。彼時,蓮花湖畔或湖中島上,遍布農家樂,是達州人呼朋引伴休閑娛樂的首選之地。這是因為達州人愛蓮花湖,正因這份愛,讓蓮花湖的生态環境經受了嚴峻考驗。污水直排湖中,讓原本山青水綠的蓮花湖變得不再美麗。
達州市和蓮花湖所屬的通川區,都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出重拳,斬斷污染源。而斬斷污染源的唯一辦法,就是關停所有農家樂和撤除住戶,讓蓮花湖回歸自然。
說到做到,短短幾年間,蓮花湖上的農家樂便蕩然無存,而蓮花湖又回歸了當初美好的模樣。
如今,達州人依然喜歡到蓮花湖走走轉轉,而不再吃吃喝喝。每天清晨或傍晚,蓮花湖的綠道上,達州市民或跑或走,徜徉在山水之間。近處是蓮花湖的綠波粼粼,遠處是王家山的綠蔭蔥蔥,這裡已變成了達州人休閑健身的健康去處。因為達州人愛蓮花湖,更愛這一片山青水綠。
禁漁6年 數萬斤生态魚與市民共飨
伴随着蓮花湖上農家樂的關停和住戶的撤除,同步進行的還有蓮花湖“禁漁”。從2016年開始,蓮花湖便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撈或垂釣活動,這一舉措給了蓮花湖裡魚兒充分地生長自由。至此,禁漁已有6年多時間。
“水不好,魚少;魚多,水不好。”達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侯重成一語道破此次捕魚節的目的,6年禁漁讓蓮花湖裡魚兒生長很快,有的重達幾十斤甚至上百斤,專家測定蓮花湖魚總量已達20萬斤以上,即将超過水體承載能力,必須适當捕撈才能淨化水質環境。
漁民老張和夥計們經過一天多的忙碌,在蓮花湖裡打撈起了數萬斤生态魚,而這些魚将流向廣大市民的餐桌。據了解,通川區以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方式,以市場價五折的價格售賣給市民,與市民共飨生态魚,共享生态修複的成果。
“通過開展生态捕撈的方式讓廣大市民分享豐收的喜悅,也進一步豐富老百姓的菜籃子。”侯重成說,同時,降低生态安全風險、維護水域生态環境平衡,是一條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有“捕”就有“補”。在進行生态捕撈的同時,當天還進行了增殖放流活動,為下一個豐收年奠定良好基礎,并積極探索科學保護水質與魚類資源合理利用一體推進的有效路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