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人們對紅白喜事很重視,裡面的規矩也很多,尤其是在擺酒席上,向來有“壽宴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的講究。這三句話分别代表什麼?
我們先來說一下“壽宴吃九“。在古代,由于醫療水平有限,人們的壽命很短。老話說得好“人到七十古來稀”,所以當老人到了六七十歲的時,家人都會給他操辦壽宴。
當然,對于壽宴菜品的數量也很講究,一般會上九個或十九個菜。這是為什麼呢?
“九”和長久的“久”字諧音,寓意長長久久,是希望家裡老人能夠壽比南山。
其實,不單單是在菜品數量上,人們一般也會選在老人六十九歲、七十九歲,這樣帶“九”的年齡過壽,同樣寓意長長久久。
我們現在給老人過壽其實就是圖個喜慶熱鬧,但仍然會在壽宴上給老人煮一晚長壽面,來祝福老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再來看一下“婚宴食八”。自古來,結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結婚當天,親朋好友前來祝福,主家也會準備酒席款待親友。而婚宴的菜品數量一般是八個或十八個菜。這又是為啥呢?
其實原因有兩方面。首先,數字“八”與發财的“發”字諧音,寓意發财,是希望新人在未來的日子裡能發家緻富,四季發财。
另外,在我們傳統文化裡,講究“好事成雙”,而數字“八”是所有雙數裡面最吉利的一個。因此,像結婚這樣的喜慶事,必須得用八這樣的數字,也就有了“婚宴食八”的說法。
雖然今天我們的婚宴上沒有固定要上八個或十八個菜的說法,但在菜品數量上依舊會選擇雙數。這大概也是對新人的一種美好祝福吧。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喪飯品七”。所謂的“喪飯品七”,實際上是說在辦喪事的時候,酒席菜品的數量一般會是七個或十七個菜。這又有什麼寓意呢?
對于這點同樣有兩種解釋。一個是因為“七”和離去的“去”字諧音。寓意着逝者離我們而去了。
其實,除了菜品數量上會用“七”以外,喪事的許多方面都會和“七”結合在一起。比如,人去世後第七天,家裡人要進行祭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燒七”。
之後每過七天就要祭奠一次,到了七七四十九天時,還要進行一次隆重的祭奠。
所以,數字“七”在喪事上用的比較多。另外,“七”還與凄慘的“凄”字諧音,代表了家人凄凄慘慘戚戚的悲痛之情。
到今天為止,我們在喪事上依舊沿用着古人留下來的這些習俗。其實,不論是“喪飯品七”還是“燒七”,都表達了家人對逝者的悲痛及思念之情。
時代在進步,雖然我們現在不會講究這麼多了,但老祖宗留下的這些習俗還是值得我們了解和借鑒的。
另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類似的講究。比如老人過壽不能送煙,會被人誤解成讓老人咽氣;結婚不能送新人傘,有拆散新人的寓意等等。你的家鄉有沒有這樣的習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