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介: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本楚國椒邑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 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阖闾重臣,是姑蘇城的營造者,至今蘇州有胥門。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齊,成為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勸谏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夫差急于進圖中原,率大軍攻齊,伍子胥再度勸谏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遭拒。夫差聽信太宰伯嚭讒言,稱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
2、評價:
伍子胥生活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兩千多年來對于伍子胥的評價褒貶不一。 後世評價有兩個極端,他是隐忍的君子,認為其忠其君,天下皆欲以為臣。孝已愛其親,天下皆欲以為子。褒其為千古孝子,為報家仇投吳滅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