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社工考編制要什麼條件

社工考編制要什麼條件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2 16:44:39

因薪資待遇低、職業發展空間窄,大學生社工人心不穩、大量流失的問題逐漸顯現,遭遇“棄崗的尴尬”

社區工作者是高付出行業,合理确定大學生社工規模和相關待遇、拓寬職業發展空間,讓其有方向、有奔頭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毛海峰 鄧華甯 李金紅 王俊祿

32歲的李婷是陝西省鹹陽市渭陽北社區副主任,2012年陝西開始試點大學生專職社工改革時,她是被錄取的第一批大學生社工之一。李婷記得,自己當時報考的市中心社區崗位,錄取比例達到了200︰1。

網格員群體,是社區工作者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2020年5月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的“新增10個新職業”之一,社區網格員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報考熱情日漸提高。

由陝西省率先在全國試點的招聘大學生做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簡稱專職社工)的改革已進行了9年。記者調研發現,因缺少上升通道、待遇過低,大學生社工流失的問題逐漸顯現。

部分受訪幹部及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适當調整政策,通過如建立大學生社工薪酬待遇自然增長機制、給予大學生社工進入公務員或事業編制機會等措施,解決大學生進入社區工作的後顧之憂。

社工考編制要什麼條件(大學生社工選報堪比公考)1

江蘇省常州市天甯區勤豐村網格員查看轄區内中小企業及個體戶複工情況,針對複工後困難進行詢問。

擔當要角的青春力量

改革伊始,陝西省政府提出要為全省2874個城鎮社區分别配備大學生專職工作人員5~9人。自2012年到2016年,由陝西省民政廳統籌安排,連續5年共招聘11038人,各地市的報名和錄取比例都在100比1以上。

不少社區第一次有了大學生工作人員。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改革成效進行了一次突擊檢查,這批已在基層摸爬滾打一段時間、年齡在30歲左右的大學生成了社區的骨幹力量。

1990年出生的關永昭,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大學,2013年成為大學生社工,現擔任西安市南郭上村社區主任。疫情來襲後的一個多月,他白天在社區工作,晚上睡在社區。進入社區工作的第八個年頭,他說,“自己作為年輕人就要承擔風險和責任,要盡最大努力用心用情服務群衆。”

2020年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的通知》,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助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應屆高校畢業生充實到社區,是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建設的需要,也是公共服務體系發展的需要。”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

“不同于大學生志願者,專職社工必須具備專業思維和技能。”出生于1988年的鹹陽市濱河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楊舟說,疫情期間要服務好社區的8000多戶居民,隻靠10多個工作人員很難完成。“我們集思廣益,發動了一批平時建立了互信關系的志願者,包括低保戶、大學生等多個群體,運用綜合協調能力緩解工作壓力,濱河社區疫情期間居家觀察的342人,都平穩地堅持了下來。”

專職社工遇“棄崗尴尬”

“你們的大學生社工流失率高嗎?”這成了一些社區、社工機構同行見面後常問的一句話。在陝西,2019年初在崗的大學生社工隻剩8000多人,一年多來又流失了一部分。其中有個别地市600多名大學生社工已離職200多名,部分社區僅剩下一兩名大學生。

一位女大學生社區幹部說,資薪待遇低是大學生社工流失的原因之一。“我目前已拿到在職研究生文憑、考上了中級社工證、當上了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月工資總共4300元,交了社保,拿到手隻有3700多元。一般的大學生社工更少,隻有2000多元。”

記者調研發現,自2012年至今,陝西省對大學生社工的待遇政策調整幅度不大。作為大學生社工的主管單位,陝西省民政廳曾多次協調省級有關部門,希望逐步提高報酬待遇。2018年陝西省委省政府曾下發文件規定,要加大從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和大學生社工中招錄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力度,但這項工作在基層長期未得到落實。

缺少職業上升通道,是離職的另一原因。在某地市任社區副主任的一名大學生專職社工說,自己剛31歲,就已摸到了職業天花闆。“無法轉事業編制,職業發展空間有限。即使做了社區主任,工資每月也就多300元。”

“大學生社工更追求職業認同感,但社工又不像公務員或其他職業,有明确的晉升通道,矛盾不可避免。通暢社區工作者的成長渠道,給予社區工作者公正合理的晉升機會,是十分必要的。”竹立家說。

内外發力解後顧之憂

如何穩定社工人才隊伍,讓大學生社工安心留在社區?2020年,陝西省重啟全省專職社工招聘,讓更多的大學生進入社區工作。

一批受訪基層幹部和專家建議,大學生社工應從自身發力,調整心态,增強服務意識。“目前社區治理專業化程度還不高,随着社區擴展速度加快,社工群體面臨更繁雜任務、承受更多壓力,是一個高付出的行業。”竹立家說,全社會也應形成理解社工、尊重社工的氛圍。

另一方面,适當調整大學生社工政策,使其有方向、有奔頭。首先,明晰社區工作者的工作範圍和工作任務。比如,制定社區公共事項準入目錄和工作任務清單,嚴格社區工作準入制度,讓社區工作人員有時間真正“接地氣”走進居民生活,也為社區工作專業化、居民理解社工打下基礎。

其次,合理确定大學生社工規模和相關待遇,将其薪酬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社區工作者職業資格、工作績效考核等結合起來考量。

鹹陽市秦都區建立大學生社工薪酬待遇自然增長機制,全面提高收入。大學生社工年齡工資由每月15元提高到30元;拿到初級社工證,每月的補貼由100元提高到200元,中級社工證由200元提高到400元;兼社區“兩委”委員每月加600元,兼副書記或副主任每月加800元。

“算下來,一名大學生社工最低工資可達每月3000元(不含五險一金),最高可近5000元。”秦都區民政局基政科科長王勃說,實踐中這一政策執行效果不錯,全區招的231名大學生社工,現在還有201名,絕大多數人留了下來。

最後,給予大學生社工進入公務員或事業編制的機會。比如,每年可拿出一定指标,規定工作年限,通過考試擇優錄取,将優秀大學生社工納入行政事業編制。還可考慮從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和大學生社工中招錄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拓寬其職業發展空間。

來源: 新華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