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什麼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

什麼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30 17:32:42

什麼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作者:徐碩和合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蘊含着極其深刻的哲學思辨與中國智慧殷周時期,“和”與“合”已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單獨成字“和合”二字合用,最早出自于春秋時期的《國語·鄭語》“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指商契能和合“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進而能使百姓安居樂業縱觀中華文化整體發展脈絡,和合理念一直貫穿其中,融合于各個時期、各個學派的思想體系,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既是人們内心的德行追求,又是處理各種關系的價值準則在《之江新語》中指出:“‘和’指的是和諧、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彙合、融合、聯合等這種‘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是我們民族所追求的一種文化理念”,精準闡述了和合理念的文化要義與民族品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什麼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中華民族和合理念的價值追求)1

什麼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

作者:徐碩

和合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蘊含着極其深刻的哲學思辨與中國智慧。殷周時期,“和”與“合”已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單獨成字。“和合”二字合用,最早出自于春秋時期的《國語·鄭語》“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指商契能和合“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進而能使百姓安居樂業。縱觀中華文化整體發展脈絡,和合理念一直貫穿其中,融合于各個時期、各個學派的思想體系,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既是人們内心的德行追求,又是處理各種關系的價值準則。在《之江新語》中指出:“‘和’指的是和諧、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彙合、融合、聯合等。這種‘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是我們民族所追求的一種文化理念”,精準闡述了和合理念的文化要義與民族品格。

天人合一 和諧共生

青山綠水,山巒峰谷,是自然的和諧;天有其時,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和諧共生觀念的形成在中國古代經曆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階段。在人類文明早期,由于認識水平有限,人類對大自然懷有極強的畏懼之心,認為天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存在,世間萬物的生殺予奪皆由上天主宰。《詩經·大雅》中記載:“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意思是說,國家之所以穩固,全因上天為其派來了明德之君,且此明德之君的一切行為皆受于天命。至周朝以後,天的神秘性有所弱化。孔子有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他看來,即使天不言不語,四季皆照常運行,萬物皆正常生長。在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是一種至高的境界追求,人們期望天與物與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與自然能夠融和一體、和諧共生。孔子主張人所具有的仁愛本性與天命是相合一的,應以仁愛之心善待天地萬物。孟子也提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道家同樣對自然持敬畏之心。老子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順應自然才是人類生存之道。莊子進一步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主張人應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不要刻意去追求“自我”的欲求,以緻破壞自然之道,充分彰顯了對人與自然和合共生的生命體悟。天人合一、和諧共生觀念逐步成為中國傳統社會主流文化價值觀念的重要内容。

以和為貴 協和萬邦

中華民族曆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在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時,講求“以和為貴”“協和萬邦”。“以和為貴”出自《論語·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協和萬邦”出自《尚書·堯典》,其中記載“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這是堯帝在處理各部族關系時所遵循的政治理念。這裡的“協”意為“協調”,其目的在于“和”。“協和萬邦”就是強調為政者要明智揚德,使家族親密和睦,百姓和諧相處,進而協調萬邦諸侯能夠和諧合作、友好往來,這樣國家才能安穩平定、天下太平。在五千多年曆史長河中,無論是儒家的“親仁善鄰”“四海之内若一家”,道家的“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還是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兼愛”“非攻”,其中蘊含的“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理念一直為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所傳承與推崇,成為中華民族處理國家、民族關系所遵循的重要價值理念。

和而不同 求同存異

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和而不同”是和合理念的重要體現,也是一種重要的為政治國、為人處世的價值觀念。早在西周末年,古代先哲就提出了“和同之辯”的哲學命題。據《國語·鄭語》記載,西周史伯與鄭桓公論政,批評周幽王喜歡邪惡奸佞、愚昧淺薄之人,指出這種行為是“去和而取同。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在他看來,“和”是一種差異性、多樣性的統一,萬物生長都以“和”為基礎。隻有不同事物在和諧統一中才會産生新事物,如果事物完全相同則無法繼續發展。晏子答齊景公問話時進一步闡釋了“和”與“同”的辯證關系,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齊侯問晏子“和與同異乎”?晏子舉例答道,在為政治國中,國君提出一種想法,大臣可以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意見,使國君的想法更加完善周全便是“和”;如果國君獨斷專行,大臣隻會一味附和,國君的錯誤意見得不到糾正就是“同”。“和而不同”的完整表述最早出自《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進一步拓展了晏子“取和去同”的觀點,肯定事物之間帶有差異性的和諧統一。孔子“和而不同”思想深刻反映出“和合”的精神實質,即不同事物或觀點在融合過程中的對立統一、求同存異。正是這種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才使得中華和合文化理念曆經數千年始終文脈不斷、曆久彌新。

人心和善 知行合一

人心和善是和合理念在個人層面上的根本要求,也是實現其他層面和合理念的道德基礎。自古以來,對于“和”“善”的崇尚一直深深根植于中國人的價值觀念中。《大學》開篇即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人心和善的核心在于孔子提出的“仁”,就是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友愛。弟子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愛人,就是要和善仁愛、與人為善。具體來說,就要做到仁愛忠恕。所謂“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所謂“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時,在和合理念中,還要善于将和善之心推己及人,不僅善待自己的至親摯友,更要将和善友愛之心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觀念推廣到社會生活中去。另外,隻“知”和善之心還不夠,儒家認為,“知”更要落到“行”之上,做到“知行合一”,即“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儒家看來,若想立君子之志、成聖賢之德,必須首先修養自身德行,啟發内在良知與道德自覺,同時還要付諸行動為他人作出示範榜樣,以和善之心、善德之行成就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大業,最終使整個社會都能達到和諧美好的理想狀态,至此,和合共生,天下大同。(徐碩)

來源: 學習時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