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南京政府的腰杆不硬,對袁世凱的個人誠信産生了幻想。辛亥革命剛開始取得勝利,革命營壘内部便已呈現出一派分崩離析的現象。當時,領導這次革命的中國資産階級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十分軟弱無力,它的核心力量即同盟會政治理論上非常幼稚,組織上也松散龐雜。
其次,袁世凱在清末新政”政績頗著,得到了資産階級的信任。 1905年7月2日,袁世凱在戊戌變法後第一個奏請大清國實行立憲政體:救亡非立憲不可,立憲非取法鄰邦不可。”9月2日,袁世凱和張之洞聯合上奏:諸立停科舉,以便推廣學堂,鹹趨實學。已經延續千年的封建專制的科舉考試,竟然在袁世凱的推動下壽終正寝。
第三,帝國主義對袁世凱的支持,是孫中山讓位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袁世凱與孫中山之間,帝國主義與資産階級,其選擇是一緻的,那就是擁袁棄孫。辛亥革命後,大多數革命黨人并不認識帝國主義真面目,以為中國的積弱隻是因為清政府的昏庸腐敗,隻要把它推翻了,中國就會逐步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路,甚至天真地認為他們既是資産階級革命,是以西方為榜樣的,可能會得到西方國家的援助,所以革命起來後總是小心翼翼地避免觸動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既得利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