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回上海抗疫人員

回上海抗疫人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8 14:18:52

昨天上午,上海發布上,一則來自基層抗疫人員的留言,讓許多人猝不及防地“破防”了。三天熬兩個通宵、五天隻睡十個小時、還要面對看不到自己是次密影像就不肯去隔離的居民……短短一則吐槽,實際上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基層防疫人員,與病毒傳播賽跑的畫面。

實際上,

這樣的基層防疫人員,

遍布上海的各個角落,

實際上,

他們已經這樣跑了将近兩年。

戴着呼吸機的居民要隔離,社區推出人性化舉措

90後居委小夥帶傷上場,居民送來了一鍋茶葉蛋

市民為中風險地區駐守民警送水餃外賣

上海機場邊檢民警在抗疫一線迎來37歲生日,女兒發來短信

浦東機場出入境民警:最忙的時候,兒子隻能從新聞裡看到我

……

居家隔離次日,中學生收到社區送的生日蛋糕

回上海抗疫人員(淩晨3點收工到家)1

切斷病毒傳播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找到“密切接觸者”、“密接的密接”以及“外圍涉及到的風險群體”(又稱“高篩人員”),請他們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上海相關規定,密接和次密接需要集中隔離14天,高篩人員需要先進行集中隔離或者居家隔離2天,再轉為後續管理。所有人員送到集中隔離點之前都要接受核酸采樣。

高冠戎是外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科長。她告訴記者,她所在的科室負責街道轄區内所有疫情相關人員的轉運工作(包括密接、次密接、高篩人員)以及轉運前核酸采樣,對接本轄區内所有酒店和居民區人員14 7健康監測、居家隔離,對接40多個酒店負責人,累計管理3000 入境人員,處理各種疫情相關咨詢電話。“基層工作人員就是24小時待命,随時出動。”

“轉運過程中,我們遇到過17歲的孩子,60多歲的阿姨,30多歲已經有高血壓的白領,還有辛苦來上海打工的人員。”在與轉運人員聯系溝通的過程中,高冠戎發現,有的居民欣然接受,有的居民表示相當理解。也有的一開始接受不了,後來逐漸轉變了态度,同意配合。“感謝大家的共同支持,讓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高冠戎說。

回上海抗疫人員(淩晨3點收工到家)2

“每一位轉運對象,我們都會做好溝通安撫工作。”高冠戎記得,轉運對象中,有一名外地來滬看病的人員,因為受到疫情牽連,要轉運出去集中隔離。感覺到對方的擔心後,高冠戎加了他的微信,進行後續的溝通和交流。“他一直有問題問我。我知道他在隔離點沒有親人,又擔心自己的身體情況,心情比較郁悶,我也很理解他。所以,隻要工作有間隙,我就會和他溝通,寬慰他一下,讓他慢慢放下心來,配合防疫安排。”

遇到一下子接受不了的人,作為工作人員,還要更加耐心地與對方溝通。高冠戎提到,一個17歲的女中學生,出地鐵後到過靜安寺的久光百貨,被判定為次密接,需要接受14天的集中隔離。她的母親則是高篩人員,需要接受48小時隔離,沒有問題的話再轉為12天的社區觀察。

“我去和母女倆溝通,一開始,那位媽媽接受不了,堅持說女兒隻是路過。我讓她們回憶,是否有在哪個店鋪買過東西,用過電子支付,她們想起來了。我告訴她們,在那個特定的時段裡,出現在那個空間的人都可能有風險。母女倆表示接受,願意配合防疫進行隔離。”高冠戎說。

在到過久光百貨的次密接中,還有一位媽媽接受了集中隔離,與她同住的兒子作為高篩人員,也要接受居家隔離,但男孩尚未成年,還在讀中學,每天的吃飯問題讓媽媽牽腸挂肚。為了解決母子倆的後顧之憂,高冠戎向外灘街道反映了情況,街道安排社區工作人員每天為男孩送餐。

得知居家隔離的第二天是男孩生日,當天,工作人員還專門為他送去了生日蛋糕,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回上海抗疫人員(淩晨3點收工到家)3

■送給男孩的生日蛋糕

有人稱贊說,一線的社區衛生工作者用自己的“小愛”,溫暖着在疫情中受到影響的每一個人,“大家都在表揚上海做得好,都是你們的功勞和奉獻!”

全力以赴!“居民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疫情防控社區工作者也是第一次呀!”

回上海抗疫人員(淩晨3點收工到家)4

1月12日淩晨3點,作為上海某小區居委會書記莫思郊(化名)終于暫時結束前一天某幢樓的防疫工作,剛回到家中不久,電話再次響起,整個小區要實行排查管控。

莫思郊還沒緩過神來就懵了,根本來不及思考的她一邊往小區裡趕,一邊給居委會其他工作人員打電話,“沒有一個人因為時間太晚、離家太遠這樣的理由而晚來,所有人都是立刻再次匆忙出發。”

淩晨4點,所有工作人員全部到位,燈火通明的居委會辦公室裡,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讨論天亮以後的工作流程。

2000多戶居民們一睜眼就是吃喝拉撒,面對即将來到的焦慮和惶恐。莫思郊又擔心又堅定,“因為這是我們的社區,也是我們的’戰場’!”

淩晨5點多,天空依舊茫茫黑,莫思郊和同事們則在寒風中,分别守在不同區域的樓下守候,向這個小區最早出門上班的那批居民解釋政策。

被勸回的居民有帶着五味雜陳的情緒,“我們還有多久可以出去?”“被傳染的概率有多少?”……

回上海抗疫人員(淩晨3點收工到家)5

6點多當朝陽照耀在這個小區的角落時,莫思郊和同事們則在穿梭在每一個樓棟裡發告示、跟每一戶居民解釋情況。“防控情況講了輕了,居民感覺無所謂;講了重了,居民又感覺恐慌。”莫思郊的電話更是響得像熱線電話,每一個被占線的電話,她都會記得一一回撥,雖然她的聲音已經疲憊又嘶啞,“做好解釋工作,取得居民理解最重要!”

小區排查管控的第一天,莫思郊和她的同事們根本不記得是怎麼過的,三頓飯忙得一頓都沒顧得上吃,因為精神高度緊張,根本沒有餓的感覺,“我們小區有100多位老人需要送飯上門,因為工作人員人數緊張,讓我感覺特别不好意思的是,有些飯送到的時候都涼了。”老人們除了吃飯、就是看病,莫思郊和同事們一刻都沒有停,接着聯絡醫院、老人子女等等。

經過24小時的手忙腳亂,這兩天,莫思郊和同事們理順了工作流程。工作雖然忙碌,但讓她非常感動的是,不少居民都積極報名想要參加志願者工作。

莫思郊的兒子今年高三,家裡還有年邁的老人需要照顧,最近照顧家庭的責任隻能交給先生了。“我們日常工作的社區裡的每一個居民,也是我們的家人!當他們需要守護的時候,我們義不容辭。”當莫思郊全力在社區抗疫第一線,得到了家人的充分支持和理解。

社區幹部們的一腔熱誠,有時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委屈。莫思郊說,“有不少居民感覺自己被冷落了,因為平常居委會幹部都很熱情地服務好每一位。但抗疫當下,居民訴求要分輕重緩急,有些事情隻能争分奪秒快速告知,居民可能一下子就有了失落感。還有些居民吃慣了外賣、新鮮牛奶,長期不燒飯,讓他們一下子進入居家自給自足模式,就有了難度。”

回上海抗疫人員(淩晨3點收工到家)6

疫情改變了居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社區工作者的生活。面對24小時不間斷的高強度工作,他們隻能在辦公室裡臨時眯一會。莫思郊說,“其實大部分居民都能理解,我們共同守護家園。”

在上海還有零星樓棟需要閉環管理,居民區的書記有些晚上11點多接到電話,第一時間就匆忙趕回了辦公室。即便是淩晨,年輕的居委幹部們更是穿上防護服,挨家挨戶上樓排摸200多戶的情況。等到他們下樓時,明明是寒風凍人的天氣,他們悶在防護服裡,卻連頭發都全部濕了,冷風一吹不禁在打哆嗦。

抗疫一線的社區工作者有多苦?又有多難?面對不同居民的提問、訴求,他們可能要不斷重複回答上百遍、甚至上千遍,甚至有些提心吊膽,生怕有些問題沒回答好、哪些事情沒落實好,他們期待的可能隻是居民們的多一些理解:“要知道,居民們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疫情防控,社區工作者也是第一次呀!”

這對“大白”夫妻檔,在不經意間同框了

回上海抗疫人員(淩晨3點收工到家)7

1月13日,上海市大連西路玉田新村88号發現新冠密接人員。玉三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和社區醫護人員迅速配合,進行核酸檢測工作。在這群辛勞的基層工作者之中,就包括王磊和鄭敏霞夫妻倆。

今年已經是他們結婚的第15年。目前兩人都在曲陽社區工作,王磊負責玉三居委會的衛生條線,最近一直在忙新冠疫苗接種工作。鄭敏霞則是社區醫院門診部的護士長,今年是她在社區醫院工作的第10年。去年,鄭敏霞還參與過兩次隔離點的防護工作。

1月14下午,第二次核酸檢測。事先毫不知情的兩人,攜手完成了采樣工作。現場的一名工作人員,或許是被這對相濡以沫的夫妻所感動,偷偷地在他們防護服上各畫了一顆愛心。如今,這樣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正在被更多人所看見。

回上海抗疫人員(淩晨3點收工到家)8

“面對新冠疫情,本就應該共同戰鬥”

1月13日一大早,玉三居委會裡,王磊和另一位工作人員已早早到崗,開始他們一天繁忙的工作。這時,一陣急促的電話聲突然響起:大連西路玉田新村88号發現新冠密接人員。在其他居委幹部還沒有上班的情況下,王磊和另一位工作人員迅速出動,第一時間趕往居民樓前守着大門。

9點開始,現場展開第一輪核酸檢測。因為醫護人員對樓内的情況可能不太了解,需要有一位居委幹部全程陪同。誰去?這時,王磊的内心有一些小糾結。他看了一眼比他年紀大很多的同事,勇敢地第一個舉起了手。

第一次穿防護服,王磊坦言,他的内心其實和每一位居民一樣緊張。甚至,有一點恐懼。王磊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挨家挨戶地敲門,配合醫護人員登記人員的詳細信息,同時确保每家的成員無一遺漏。就這樣,核酸采樣工作從上午9點一直持續到快中午。共走訪了21戶人家。其中年紀最大的居民80歲,年紀最小的才15歲。核酸采樣過程中,居民都十分配合,有居民對他和醫護人員一直說着感謝,還有居民在離開時叮囑他們“外面降溫了,注意保暖”,這些滿滿的暖意,瞬間讓王磊内心的忐忑煙消雲散。

回上海抗疫人員(淩晨3點收工到家)9

第二天早上六點多,王磊就早早出門去給居民送早餐。他的妻子鄭敏霞則留在家中準備着早飯,家裡兩個上初一的小姑娘當天要期末考試。忙完孩子的事情後,妻子也出發前往社區醫院工作。她的工作是根據當天的排班來安排的。

下午2點,大連西路玉田新村88号将要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正準備穿防護服的王磊,猛地一擡頭,突然看見了妻子那熟悉的臉龐,他連忙問道,“今天是你來這邊做核酸檢測工作啊?”妻子點頭回應。因為妻子一直奔走在抗疫的一線,對于妻子“掃樓”這件事并不奇怪,但王磊沒想到的是命運居然把他們安排在一起。

雖然是第二次穿防護服了,但王磊的動作顯得依然有點笨拙,一旁的妻子就手把手地教學,指導老公穿上“戰衣”後,一起開始第二輪核酸采樣工作。

這時,玉三居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看到眼前這珍貴的“夫妻同框”的畫面,悄悄地用紅筆在他們防護服的後背,各自畫了一顆紅色的桃心,還幫他們各自寫上“我是老公”“我是老婆”的“自我介紹”。然而,兩位主角本人卻并不知情,直到現場所有人的手機都對着他們瘋狂拍照的時候,倆人彼此一看,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

回上海抗疫人員(淩晨3點收工到家)10

後來,有同事将這張照片發到了朋友圈,不少人評論道,在被他們“撒狗糧”的同時,紛紛感受到了上海寒冬裡的濃濃暖意。但夫妻倆卻表示,這次偶然的邂逅,其實就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這本就是我們的分内工作。面對新冠疫情,我們本就應該共同戰鬥!”

回上海抗疫人員(淩晨3點收工到家)11

“隻要大家都平安了,我們做的事就值得了”

“外面的工作再苦再累,隻要回家看到妻子的臉龐,我就覺得那些困難的事都不是事了。”

王磊表示,面對眼下繁重的疫情工作,他們夫妻倆之間會互相鼓勵。

接下來,他們還會繼續在各自的基層崗位上,與狡猾的奧密克戎病毒繼續鬥争。王磊将繼續挨家挨戶地宣傳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鄭敏霞不久後會以護士的身份第三次進入隔離點。他們相信,隻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定會迎來疫情結束的那天。

回上海抗疫人員(淩晨3點收工到家)12

這次穿防護服的經曆,讓王磊終生難忘,

“沒有穿防護服之前,我就覺得基層的醫護人員非常辛苦。這次,親自穿上防護服和他們并肩作戰,我才親身體會到了它的勒。我隻是偶爾承受這樣的痛苦,但是我的妻子卻要經常承受。”

看着一旁的妻子,王磊的眼中滿是疼愛,他隻希望工作強度大的妻子不要過于勞累。

穿上厚厚的防護服,他們是并肩作戰的勇士。脫下戰衣,他們則是相濡以沫的普通夫妻。家中還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期盼着他們能夠平安歸來,“隻要大家都平安了,我們做的事情就值得了!”夫妻倆共同表示道。

疫情之下的浪漫,

是汗水澆灌下的無與倫比的浪漫

轉自|新聞晨報·周到APP 記者何雅君、荀澄敏、唐玮、陳泉、謝竲、石明明、牛強

來源: 新聞晨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