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閏六月,就是在日曆上出現兩個農曆六月,分别是“正六月”與“閏六月”,為什麼在今年會出現這一現象呢?所謂“19年七閏”和“5年三閏”是如何确定的,這些問題現在的人可能都非常疑惑,今天就用一篇文章,簡潔的說明這個問題,以便更多人懂得基礎的傳統曆法文化。
地球繞太陽公轉
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陽曆和陰曆:所謂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而陰曆主要是按照月亮繞地球一周為一月,而每月是根據月亮的圓缺(朔望)的基礎來确立,一年為12個月。
接着我們說說“閏年”與“閏月”的不同。閏年以陽曆為計算标準,就是在2月份增加一天(即2月29日),一般四年一閏(特殊除外),閏年的這個2月叫“閏月”,卻不能叫“閏二月”;閏月是針對農曆來說的,比如說今年需要閏個六月,就稱為“閏六月”,與此相對應的是“正六月”。
月亮繞地球
為什麼會有閏月的産生呢,因為陽曆每年固定為365天,大月31天,小月30天。而陰曆呢,按照月亮圓缺安排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的話一年就是354天,比陽曆每年少了約11天。通過計算這樣隻需要經過17年,就相差187天,可以說陰曆就與陽曆相反了,變成了陰曆夏天是冬天,冬天是夏天了,顯然這樣是不可以的。驗算得知,陰曆19年裡加7個閏月,與陽曆19年總天數是非常接近的,這就有了“19年七閏”的說法。
2017年閏六月
這裡我們忽略了一個與陰曆相關的“節氣”問題,這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就是在農曆中加入節氣,自秦朝以來,24節氣就與農曆并行的,并借此指導人們農業生産生活。熟悉節氣的人都知道,24節氣,分為“12節氣”和“12中氣”,每個月的兩個節氣點包括一個節氣一個中氣,具體分布見下圖:
24節氣月份對照表
對于那個月為閏月,就是根據這“節氣”來決定的,因為24節氣的日期是逐月推延的,就會出現農曆的月份,中氣落在月末,就到賬了下個月沒有了中氣。像這種情況,一般兩年多就會出現,而農曆的閏月制定的規律就是“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名稱為前一個正月的月份。像2017年農曆正六月的中氣為“大暑”,下個月隻有一個十六日節氣為“立秋”,而無中氣,因此今年的閏月為“閏六月”。在民間,每逢閏月,有給父母送“閏月鞋”的傳統,這個傳統至今仍在保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