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應該小學三年級的成語故事,現在回憶起來當時小學生的我都嘲笑這個“宋人”的無知!拔苗助長不上學的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這個當爹的大人卻不知道!為此也懷疑故事的真實性,這就是給小孩子講寓言故事而已!我一直認定肯定有人因為懶惰不去“耘苗”,絕不會有人去主動“拔苗”!
小學時的觀念肯定是會改變的,并非說小學的思想是錯誤的,隻是說當時見識少理解淺而已!更确切的說法是當時因為局限的“小學生”環境之下的理解!如果在這裡提起“局限”性,就是另一個成語“盲人摸象”了!這些“盲人”同樣也沒有錯,隻是所處的環境和地位不一樣,眼界不一樣導緻心境不一樣而已!因為現實生活中不存在“上帝視角”,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特定環境下的“盲人”!
言歸正傳還是從自己“拔苗助長”的故事開始吧!在社會上浪蕩十幾年,真是“四十不惑”之年,才重新認識到小學時嘲笑的“宋人”,原來就是自己啊!當然也就是指我們每一個人啊!為什麼是每一個人?因為這就是人無法規避的本性之一,唯一的區别可能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講完道理再舉個“例子”吧!曆史興亡中有多少這樣的“例子”就不用多說了,現實生活中也總能找到成敗故事!這些事情太複雜,可能不僅僅隻有一個“成語”故事!隻從自己練習引體向上的過程中體驗一下“拔苗助長”的人之本性吧!
引體向上所有人都知道的一個運動項目,知道歸知道很多人并非真的了解!拿我來說,自己以為引體向上是練胳膊,根本不管背的事!也是前幾年才知道,引體向上是鍛煉背部肌肉,打造“三角背”、“聖誕樹”的黃金動作!小時候看到李小龍的“蝙蝠背”很是羨慕,也一直納悶背上肉是怎麼練成三角形!現在真是後悔要早知道了,說不定就……
好了,到這裡拔苗助長中“不耘苗者”算第一次出現了!我可能有很多原因和理由,懶惰也好、無知也罷、沒空也行、不會也中,總之就是沒有堅持“引體向上”!現在看來,如果從小在平常生活中就有意無意中抽出一分鐘時間來練習引體向上,那算不上“倒三角形”背,至少也能來個“倒梯形”背了!沒鍛煉跟沒“耘苗”是一樣的,結果就是當你需要的時候,是一個也拉不上去了!
自己小時候可能先天原因,對爬樹非常擅長!記得初中測試時,同樣沒有專項練習引體向上,也不明白為什麼有同學就是拉上不去,而自己不借力一次十幾個感覺是很輕松的事!這種“助之長者”的“成功經驗”讓自己覺得引體向上是很輕松的事,即便平常不練等需要的時候也能拉十幾個吧!這時思想就是“拔苗者”了,認為有先天優勢,即便一直不練也能信手拈來!
現實往往就是如此諷刺,記得自己跑步減肥時為了加強上半身力量,選擇了引體向上,當時覺得跑步減肥這麼長時間了,也減下不少體重!自以為引體向上即便拉不上十幾個,一口氣五六個應該是沒問題的!結果也是可想而知:零!不用說拉上去了,就是挂也沒挂住!對自己來說真是痛徹心扉般的懊惱,身體上的打擊是次要的,信念上認為引體向上“先天優勢”的良好感覺被徹底摧毀了!
這時才意識到自己小時候擅長引體向上,除了有那麼點先天因素以外,主要還是從小喜歡爬樹鍛煉出來的!以後也失去了所有鍛煉的機會了,再加上體重原因,現在一個上不去那是很自然的事!同樣想拉上去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再開始做一個“耘苗者”就可以了!
一切從“零”開始就可以了,拉不上去就先挂着,一點點來!其實肌肉也是有記憶的,沒用十天半個月就實現零的突破了!随之而來的,就是成功基礎上的“助之長者”了!沒到一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堅持做5*12組了,當然這次拔苗算是成功堅持下來了!從一到五相對來說是容易點的,當時也知道越往後肯定越吃力!自己也是想做一個是順其自然“耘苗者”,定下每個月增加一個的目标!還沒堅持半年就知道自己的計劃還是有些拔苗助長了!半年應該到10*12時,已經變成了10*6組了!沒辦法另外六組換成了雙杠臂屈伸來緩解一下壓力了!
即便引體向上鍛煉走上正軌之後,也是不斷的在重複“拔苗助長”的過程!記得從12*6組向15*6組進階時,本來一個月加一個的計劃,又結合自己的實際能力能适當降低了,告訴自己能堅持就行,不用計較時間長短了!這就樣也是差一點犯了“以其無益而舍之者”的錯誤,當時覺得15*6組可能就已經算自己的極限了!
回頭看來隻能說當時制定每個月加一的計劃,前一階段可能算順其自然,可當達到一定程度後就算拔苗助長了!同樣認為15*6組是極限的觀念也是“不耘苗者”的思維了,當自己一直堅持,而不去計較快慢之後,一切都在慢慢改變!
目前是從20*6組向25*6組進階的時候,現在15*6組根本不用考慮是不是極限了,就20*6組也覺得是輕而易舉的事!隻不過問題還是同樣的重複,那就是25*6組是不是極限了?或者以後30*6組是不是極限?
從簡單的引體向上中,“不耘苗者”與“助之長者”都是輪番上陣,成敗對錯各有利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也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那整個過程必然會在兩者之中選其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