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龜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時時刻刻都會覺得自己似乎是還少那麼一隻龜。所以呢,給龜獨立的套房是不太現實了,還是會有多龜混養的局面出現。我們知道龜其實是沒有什麼種群觀念的,生完蛋後就走了,剩下的交給小龜自己生存了。不同品種的水龜也是性格和習性迥異。不過混養這塊,隻要是方法得當,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的。
很多龜友還是比價在意混養的,畢竟自己的飼養空間有限,但又想有盡可能多點的龜種。混養就是唯一的選擇了,但是混養得體的情況下,也是可以增加很多的觀賞性。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龜友家裡一個大缸,裡面很多品種的龜都有,配上簡單的幾個沉木和過濾,就可以是一副完美的畫面。混養好像看上去也沒什麼禁忌,可以比較簡單。但其實混養注意幾個關鍵點,處理好了确實也不是什麼難事的。
既然是混養,就是多龜一起飼養,那麼首先需要滿足的還是生存空間的問題。飼養空間夠龜的活動還是擺在首要的位置。龜的活動空間夠大,也會減少彼此之間的沖突和摩擦,對于龜生存的舒适感也是有保證。也是為龜的健康有個保證的。無論我們怎麼養,都是希望健康第一的。
其二就是環境适宜,那麼在龜上,有什麼是需要多留意的呢。1、剛到家的龜,建議是不馬上混養。讓新龜能夠先緩緩,同時也是我們自己今年做的最多的—隔離!也是對現在在養的龜起到保護作用。待新龜緩過幾天,并且我們能确定它是健康的再進行混養。很多情況下,我們會看到新龜入水後,以前的“老龜”會去上前不停的關注新龜,有時候甚至會下口咬它,新龜就顯得很是害怕。其實這樣會影響新龜開食也會容易引起應激,隻有少部分的龜不怕生,無懼原居住者的審視。如果你有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可以等到新龜開始後再進行混養的,或者環境裡多布置一些躲避的場所,供新來的躲藏尋找安全感。
2、大家熟知的,體格大小差距過大的龜是不适合混養一個空間的。以大欺小弱肉強食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希望龜以大保小,這基本不可能的。有些龜友覺得龜一大一小,顯得很萌的搭配,還挺喜歡這種組合的。哈哈,不想有幺蛾子還是别。
3、攻擊性較強的龜,最好不要和其他溫柔點的品種混養。鳄龜、鷹嘴、希拉裡纏頭都是比較富有攻擊性,希拉裡則是有很強的領地意識。但是往往養這些龜的朋友也會曉得獨自品種飼養是比較好,不會混養其他類型的龜。除非是在它們還小的情況下,武力值還沒有上來的時候,是可以和平相處的。不過,也确實存在着一些天生“嘴賤”的個體,這種沒辦法還是給它關小黑屋吧。
混養問題在水龜當中很常見的,說實話很多水龜之間在飼養空間足夠的前提下是可以混養一起。尤其是來自同一個領域的龜種,例如我們的國龜、巴西臉一類的,都是原環境處于緯度差距不大的地域,很多習性還是差不多的。而且養殖上混養也有被用來利益最大化:将石金錢龜與黑頸龜混養,能夠有效減少咬尾的情況;将黑頸龜與金錢龜、草龜混養,能夠雜交出不同特性的龜種,達到基因優化的效果。
但是半水龜和水龜的混養,還是不要太輕易。因為很多龜友不希望太麻煩,分出太多的飼養空間區域,就直接養一起是比較方便的。這裡就會涉及到偏陸地還是偏水栖了。不過你要是隻求養活,不求其他的,那麼即使半水龜的環境水龜也是可以适應生存下來的。還是得看你的初衷是什麼了。
水龜如果你隻提供一個小的淺的水域,供它進食和補水也是可以的,但是多數情況下這樣養出的水龜沒有水環境養的好看是必然的。還得看飼主自己的抉擇了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