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12月6日上午,河南焦作一名正在醫院治療的48歲男子韋某某默默離開了醫院,随後消失在監控視頻中,并與家人失去聯系。據韋某某的家人分析,韋某某離家,或許和不久前被查出患有冠心病,并得知需要10餘萬的治療費用有關。記者12月12日上午從韋某某的家人處得知,韋某某已經被找到,但是已經确認離世。
兒子說,父親平時挺開明,和他談過很多次心,表示支付得了這筆費用,可能是他無法接受生病的事實。
冠心病并非絕症,但高昂的治療費用,卻壓垮了一個父親。雖然這10餘萬的治療費,如果有醫保的話,也不用患者全部自己掏,報銷後隻需幾萬元。但這幾萬元對于一個常年在外打工,并不富裕的父親而言,仍然是心頭的一塊大石。加之可能是患病後心理也變得更加脆弱,這位父親最終走上了不歸路。
斯人已逝,我們沒法了解這個父親走向生命終點的心理狀态,我們更無法苛責他的選擇。但可以确定的是,現實中,像這位父親一樣,身份卑微,并不富裕,卻擔負養家糊口責任的父親,為數不少。這樣的家庭,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經濟能力是極為脆弱的,對于大額支出往往格外敏感。一場重病,一筆幾萬十幾萬的醫療費用,就可能讓這個家庭陷入危機,給作為家庭支柱的父親,造成難以負荷的壓力。
然而,我們的社會對于這樣的家庭,所能提供的支援,仍然不夠。誠然,最近幾年,随着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公民個體的抗風險水平與十多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在廣大農村,醫保也了分覆蓋大部分人群,農民舍不得看病,看不起病的現象越來越少。但毋庸諱言的是,現有的社會保障,依然處于較低的層次,大病支出依然是普通家庭沉重的負擔。
在農村地區,這個問題尤為突出。本來相對于城市醫保體系,農保的保障水平偏低,與此同時,為了鼓勵農民在本地就醫,支持基層醫療機構,農保往往在本地基層醫院報銷比例較高,而一旦在城市的大醫院,尤其在異地城市,報銷比例就低很多。而基層醫院的人才、技術實力決定了,它們的大病治療能力是相對欠缺的,農民為了看病大多還會選擇去大城市,哪怕因此不得不多掏一大筆錢。
從韋某某兒子的描述可知,韋某某選擇輕生,或不僅是因為醫療費的壓力,無法接受生病的事實,覺得患冠心病會影響勞動能力,擔心“以後沒法掙錢了”。這樣的擔心,其實切中了社會保障的另一個痛點,那就是在農村地區,低保和養老保障雖然也在普及,但保障水平遠低于城市,一個農民,一旦失去勞動能力,可能将無法扛起養家的責任,生活質量也無法保證。
應當說,以上問題,近些年來已得到正視,并納入解決的日程。所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就是其中重要一環。公共财政的陽光更多照進農村,無論是農村低保、醫保、養老保障,水平都不斷在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這樣的進程有先有後,有快有慢。實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人人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務,我們依然在路上。
希望,這樣的進程能夠再快些。社會保障覆蓋和提升,其實也是在和生命賽跑。社會保障覆蓋更廣和提升更到位,就可以給更多韋某某這樣的弱勢人群帶來信心,改善那些經濟能力脆弱的家庭的困境。我們的社會,應當有能力避免一個父親被幾萬手術費壓垮,這樣的悲劇無論如何都不該重演。
(來源:長城評論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